[发明专利]一种高铁用密封圈生产用的造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9680.0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4 | 分类号: | B29B9/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用 密封圈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用密封圈生产用的造粒装置,包括机架;直线往复移动组件;成型组件,包括动成型组件和定成型组件,动成型组件固设于直线往复移动组件的输出端,定成型组件位于动成型组件的上方且固设于机架;动成型组件包括若干冲头,冲头中空;定成型组件包括若干顶杆,顶杆与冲头一一对应,顶杆穿入冲头内;橡胶输送组件和冲压平台,冲压平台位于成型组件下方,橡胶输送组件实现连续的提供橡胶原材料;直线往复移动组件带动动成型组件在初始工位和冲压工位之间切换,动成型组件位于初始工位时,顶杆朝向冲压平台的一端高于冲头该端,动成型组件位于冲压工位时,顶杆朝向冲压平台的一端低于冲头该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圈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铁用密封圈生产用的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又称交联、熟化。在橡胶中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等交联助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线型大分子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由于最早是采用硫磺实现天然橡胶的交联的,故称硫化,硫化因最初的天然橡胶制品用硫磺作交联剂进行交联而得名,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现在可以用多种非硫磺交联剂进行交联。因此硫化的更科学的意义应是交联或架桥,即线性高分子通过交联作用而形成的网状高分子的工艺过程。密封圈由于包含有橡胶作为密封组件,故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硫化处理。
密封圈常常包括金属部分和橡胶部分,金属部分作为骨架起到支撑、定位以及定型的作用,橡胶部分主要作为密封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橡胶部分与金属部分进行装配结合;传统的生产方法是将橡胶经过密炼等工序处理后将其延展成一定厚度的橡胶片,然后在根据设计的尺寸将橡胶片裁切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橡胶条,在硫化处理环节,现将金属部分放到预先设计的硫化模具内,然后将橡胶条盘踞在硫化模具的对应位置,然后通过液压装置将硫化模具压合加压,然后加热升温到设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长后硫化结束,然后由人工将成型后的密封圈取出,考虑到这些步骤均为人工操作,为了尽可能获得最佳的效率,一般的硫化模具上一次能够成型的密封圈数量上限将受到限制,此外,上述操作对操作工的熟练度、橡胶条的盘踞位置准确度以及金属骨架的摆放位置准确度要求很高,并且为了保证加热的快速稳定性,硫化模具的温度常常维持在一百四十到一百五十摄氏度左右,这样进一步对操作工放置橡胶条和金属骨架产生不利影响,在效率难以提高的情况下还增加不良品率。
为此本厂开发了一种上料工装,这种上料工装就需要特定形状的橡胶颗粒配套使用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所以就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生产适应上述上料工装的橡胶颗粒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用密封圈生产用的造粒装置,其意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铁用密封圈生产用的造粒装置,包括
机架;
直线往复移动组件;
成型组件,包括动成型组件和定成型组件,所述动成型组件固设于所述直线往复移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定成型组件位于所述动成型组件的上方且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动成型组件包括若干冲头,所述冲头中空;所述定成型组件包括若干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冲头一一对应,所述顶杆穿入所述冲头内;
橡胶输送组件和冲压平台,所述冲压平台位于所述成型组件下方,所述橡胶输送组件实现连续的提供橡胶原材料;
所述直线往复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动成型组件在初始工位和冲压工位之间切换,所述动成型组件位于所述初始工位时,所述顶杆朝向所述冲压平台的一端高于所述冲头该端,所述动成型组件位于所述冲压工位时,所述顶杆朝向所述冲压平台的一端低于所述冲头该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将位于所述冲压平台上成型后的橡胶颗粒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9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