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99244.3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钱;马成龙;徐莹莹;邱历;施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27/18 | 分类号: | C07C227/18;C07C227/40;C07C229/08;C07C29/09;C07C31/04;C07C29/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 地址: | 226407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甘氨酸 盐酸 过程 产生 处理 工艺 | ||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将甘氨酸与无水乙醇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将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后所得的母液进行加碱水解反应。本方案提供的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多次处理回收后的脚料处理。通过处理,再将残留的甘氨酸乙酯盐酸盐、甘氨酸盐酸盐及其他可以水解的副产物加碱水解成甘氨酸等,再将pH值调节至,甘氨酸等电点附近,使甘氨酸析出,经分离得到甘氨酸,水解产生的乙醇通过蒸馏回收。通过本方案可大大减少脚料固废的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废料的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化学名为氨基乙酸乙酯盐酸盐,一种应用广泛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也可以用于生化研究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农药合成上,甘氨酸乙酯盐酸盐是苄菊酯、丙烯菊酯、苄呋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关键中间体。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仓储和生活卫生等领域。还可以用于合成异菌脲等农药。在医药合成上,可用于合成消炎药如吉米沙星,如中国专利CN104725294A,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和4-卤代乙酰乙酸酯为原料合成促智药奥拉西坦(oxiracetam),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传统的甘氨酸乙酯盐酸盐生产工艺是将甘氨酸与酸乙醇(氯化氢乙醇)升温回流反应,再经过降温结晶、离心分离、洗涤、烘干,制得产品。优化的工艺是将甘氨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升温通入氯化氢气体,至完全反应后,降温结晶,再经过结晶分离、洗涤、烘干,制得产品。在合成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结晶离心分离出甘氨酸乙酯盐酸盐。由于合成一分子甘氨酸乙酯盐酸盐时同时产生一分子水,而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极大,在含水乙醇中也有较大溶解度。合成液分离出后,仍有大量产品残留在母液中。在当前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中,约有30%左右产品残留在母液中。由于母液含水,直接套用会影响下一批反应,通常采取的处理工艺是将母液蒸馏回收乙醇后,蒸馏残液再减压蒸馏,蒸出部分水,然后冷却结晶,分离出脚料,脚料干燥后,投入酯化釜中,加入氯化氢、乙醇,使其中甘氨酸盐酸盐再与乙醇、氯化氢反应,生成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再经过结晶分离得到甘氨酸乙酯盐酸盐产品,脚料母液再合并蒸馏分离脚料。在经过多次处理后,脚料母液杂质增多,通常到140℃,真空度-0.098MPa,仍然含有大量水分蒸不出来,由于甘氨酸乙酯盐酸盐极易溶于水,这种状态的脚料难以处理得到产品,只能作为固废处理。
发明内容
本方案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甘氨酸乙酯盐酸盐过程中产生的脚料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甘氨酸与无水乙醇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将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后所得的母液进行加碱水解反应。
优选的,该工艺还包括:
加碱水解反应完成后将溶液的pH值调至甘氨酸等电点附近,使甘氨酸可以析出;
分离析出的甘氨酸;
对分离甘氨酸后的混合液体进行蒸馏,回收液体中的乙醇。
优选的,所述母液为对甘氨酸与无水乙醇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将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后所得的混合液体进行多次蒸馏结晶处理后的混合液体。
优选的,所述多次蒸馏结晶为5~10次。
优选的,所述加碱水解反应还包括在进行加碱水解之前向所述母液中加入乙醇,使得混合液体中的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0.1~0.55,并过滤除去不溶杂质。
优选的,所述加碱水解反应为向所述母液中通入氨气,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使所述加碱水解反应在pH值为7.5~1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时间为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9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