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7644.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朝柱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6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石油 钻井 井场 循环系统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包括两端敞口的外管,所述外管底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部,锥形部外环形均布若干解堵杆,每根解堵杆均与锥形部滑动配合,且所有解堵杆的底端均连接在插入头上,所述插入头呈尖端朝下的锥形;还包括与外管转动配合的内柱,所述内柱的底端插入至外管内、内柱的顶端位于外管外;内柱底部固定连接旋流叶片,内柱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握持件。本发明提供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拆卸网状格栅的前提下对反流槽进行物理解堵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反流槽的物理解堵效率、避免来回拆装网状格栅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循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循环系统是井场八大系统之一,用于实现钻井液在井下与地面的循环。循环系统包括钻井泵、高压管线、水龙头、泥浆槽等。
泥浆槽,又称钻井液槽、返流槽,是石油开采钻完井工作中,钻井液从井口流回至沉淀池或泥浆池时,从井口至固控设备之间所通过的槽子,用于输送从井内返出的带有岩屑或地层砂的泥浆。流经泥浆槽的钻井液中带有较多岩屑,返出的岩屑容易沉积在泥浆槽中,导致泥浆槽内液面上升,液面上升的危害有以下几点:(1)使得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位上升,而位于司钻房或中控室内的工程人员无法获知该液位上升是出现井内异常情况还是岩屑堆积造成,容易造成对井内情况的误判;(2)在钻速较快时,岩屑容易在返流槽内形成泥球,导致岩屑堆积甚至堵塞返流槽,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便于有害气体快速扩散以及便于观察,现有技术中的泥浆槽都是敞口结构,并在其上铺设网状格栅,网状格栅不仅能够避免大型杂物掉入槽内,还在井场空间有限时(如海上钻井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行走踩踏的支撑。
在钻井作业现场,发现泥浆槽液位异常升高后安排专人前往泥浆槽处确认岩屑沉积情况,若发现岩屑堆积堵塞,则需要首先将铺设在泥浆槽上的网状格栅拆卸取走,再用铲子等工具将堆积成块的岩屑捣碎使其顺流至下游的固控系统处排掉,之后再重新将网状格栅安装在反流槽上;此过程中网状格栅的拆卸与安放耗时耗力,并不便于快速对反流槽进行解堵,并且时常出现解堵完成后钻工忘记将网状格栅装回复位就去忙于其它事情,进而使得反流槽出形成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够在不拆卸网状格栅的前提下对反流槽进行物理解堵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拆卸网状格栅的前提下对反流槽进行物理解堵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反流槽的物理解堵效率、避免来回拆装网状格栅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石油钻井井场循环系统的解堵工具,包括两端敞口的外管,所述外管底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部,锥形部外环形均布若干解堵杆,每根解堵杆均与锥形部滑动配合,且所有解堵杆的底端均连接在插入头上,所述插入头呈尖端朝下的锥形;还包括与外管转动配合的内柱,所述内柱的底端插入至外管内、内柱的顶端位于外管外;内柱底部固定连接旋流叶片,内柱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握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朝柱,未经熊朝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石油钻井的下套管辅助工具
- 下一篇:测试机构和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