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96585.5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灿;吴林林;张琦;蒋瑜宏;周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30B7/14 | 分类号: | C30B7/14;C30B29/54;C30B29/62;C30B29/64;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光学 性质 可调 聚集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手性青霉胺和硝酸银的投料比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手性青霉胺的溶解:将不同质量的手性青霉胺溶于双蒸水中;
(2)银簇聚集体的制备:将硝酸银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得到不同形貌和不同光学性质的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
搅拌1~2h,手性青霉胺: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时,得到纤维状的、发光的银簇聚集体;手性青霉胺:硝酸银的摩尔比为4:1时,得到片状的、不发光的银簇聚集体;手性青霉胺:硝酸银的摩尔比介于1:1和4:1之间时,得到纤维状和片状掺杂的、亮度逐渐减弱的银簇聚集体;
持续搅拌14d后,均得到纤维状的银簇聚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手性青霉胺具体为D-青霉胺或L-青霉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手性青霉胺:硝酸银的摩尔比为2:1时,形成的银簇聚集体结构以纤维状为主;当手性青霉胺:硝酸银的摩尔比为3:1时,形成的银簇聚集体结构以片状为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手性青霉胺的质量依次是25 mg,37.5 mg,50 mg,75 mg和100 mg;分别溶于5mL双蒸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和光学性质可调的银簇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取含有29mg硝酸银的硝酸银溶液3mL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得到不同形貌和不同光学性质的银簇聚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5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