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房仿古青砖屋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95263.9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魏伟聪;张东;李健男;赵强;黄亮;张亚伟;于克成;崔理佳;唐杰;刘炎;王明远;宋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D11/02;E04D13/16;E04D13/064;E04D13/072;E04D13/155;E04C3/292;E04D1/28;E04D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5 | 代理人: | 高芳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仿古 青砖 屋面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景观房仿古青砖屋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屋面板、钢木屋架、第一檐廊架、第二檐廊架、下保温层、混凝土层、水泥压力板、防水层、上保温层、防护板、顺水条、挂瓦条和青砖面层;屋面板设在两侧山墙之间、靠近山墙的两端位置处;第一檐廊架设置屋面板的两侧;钢木屋架沿纵向间隔布置在两侧的山墙之间,且位于两块屋面板之间的位置处;在相邻的钢木屋架之间以及钢木屋架与对应一侧的屋面板之间连有屋面檩条;钢木屋架的端部与对应一侧的山墙之间支设有钢支撑;第二檐廊架设置在钢木屋架的两侧,并且第二檐廊架的内端与山墙的外侧面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屋面做法中现代气息,缺少景观元素,无法满足大跨度木结构外饰效果屋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景观房仿古青砖屋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屋面做法基本为混凝土平屋面,或者斜屋面情况下的小青瓦屋面砖,但此类屋面缺少厚重感,无法满足殿宇所需要达到的气势;另外,传统的屋面缺少景观元素,且无法满足大跨度木结构外饰效果屋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房仿古青砖屋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屋面做法中的现代气息,缺少景观元素,且无法满足大跨度木结构外饰效果屋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房仿古青砖屋面体系,包括有屋面板、钢木屋架、第一檐廊架、第二檐廊架、下保温层、混凝土层、水泥压力板、防水层、上保温层、防护板、顺水条、挂瓦条和青砖面层;所述屋面板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两侧山墙的顶部之间、且靠近山墙的两端位置处;所述屋面板的竖向切面呈人字形,且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山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檐廊架分别设置屋面板的两侧,并且第一檐廊架的内端与山墙的外侧面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檐廊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檐廊檩条;所述钢木屋架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在两侧的山墙之间,且位于两块屋面板之间的位置处;所述钢木屋架呈人字形,钢木屋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山墙固定连接;在相邻的钢木屋架之间以及钢木屋架与对应一侧的屋面板之间均连接有屋面檩条;在钢木屋架的端部与对应一侧的山墙之间支设有钢支撑;
所述第一上弦杆包括有人字形杆件、第一外包木条和第一对拉螺栓;所述人字形杆件为纵向切面呈干字形的型钢制成,包括有第一顶板、第一水平腹板和第一竖腹板;所述第一外包木条有两个,分别贴设在第一竖腹板的下部两侧,且第一外包木条位于第一水平腹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外包木条与人字形杆件之间通过第一对拉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外包木条的底边超出人字形杆件的底边;
所述吊杆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吊设在第一上弦杆的下方;该吊杆包括有竖木方和连接钢板;所述竖木方的上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钢板插设在插槽中,并且连接钢板的顶部超出竖木方的顶部;所述连接钢板的下部通过第一暗螺栓与竖木方连接;所述连接钢板超出竖木方顶部的部分插入第一上弦杆上两个第一外包木条的下部之间,且与人字形杆件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竖腹杆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一上弦杆的下方;该第一竖腹杆包括有第一木夹板和第一内钢板;所述第一木夹板夹持在第一内钢板的两侧,且与第一内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钢板的顶部超出第一木夹板的顶部,且超出部分插入第一上弦杆上两个第一外包木条的下部之间,且与人字形杆件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斜腹杆连接在第一竖腹杆的上部,且在每根第一竖腹杆的前后侧各布置有一根;所述第一斜腹杆沿着第一上弦杆对应一侧的坡度方向倾斜设置,横向相邻的第一斜腹杆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斜腹杆由木头制成,并且前后侧对应的第一斜腹杆与第一竖腹杆通过第一上拉结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下弦杆连接在第一竖腹杆的下部,且在每根第一竖腹杆的前后侧各布置有一根;所述第一下弦杆沿着第一上弦杆对应一侧的坡度方向倾斜设置,横向相邻的第一下弦杆之间搭接连接;所述第一下弦杆由木头制成,并且前后侧对应的第一下弦杆与第一竖腹杆通过第一下拉结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下弦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木板封边;所述第一木板封边呈L形,布置在第一下弦杆的端面和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氟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孕期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