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4815.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李杰;毛运安;杨宁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添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莫冬丽 |
地址: | 44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业 灌溉 智能化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体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采集单元、信息整理模块、主控模块、对比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终端监测设备、执行模块、灌溉方案与灌溉水量规划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滴灌设备执行模块、喷灌设备执行模块和反馈模块,使得本发明可以根据环境参数因素的影响自动进行浇灌的工作,同时可以自动选择合适的浇灌方案,达到自主选择灌溉的方式和灌溉的水量的工作,从而可以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农业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植物进行浇水灌溉处理,以降低植物因为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灌溉系统一般都是对植物进行定时定量的浇水灌溉,难以自动根据植物和土壤的湿度自动选择灌溉的方式和灌溉的水量,从而容易对植物过量或者不合时宜的灌溉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不便于使用,因此,研究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灌溉系统一般都是对植物进行定时定量的浇水灌溉,难以自动根据植物和土壤的湿度自动选择灌溉的方式和灌溉的水量,从而容易对植物过量或者不合时宜的灌溉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灌溉方案与灌溉水量规划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灌溉方案与灌溉水量规划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控制模块和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终端监测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磁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滴灌设备执行模块和喷灌设备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终端监测设备双向电连接,所述终端监测设备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灌溉方案与灌溉水量规划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太阳能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与气象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滴灌设备执行模块和喷灌设备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作物水分检测装置、位置信息发送模块和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作物水分检测装置、位置信息发送模块和视频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终端监测设备包括响铃提醒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控制输入模块,所述响铃提醒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控制输入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响铃提醒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控制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响铃提醒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控制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添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添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