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4609.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发明提高擦拭效应,提高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在与横沟(3)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横沟(3)的至少一方的壁面(8)包括锯齿状部(9)。锯齿状部(9)由第1面部(11)和第2面部(12)交替重复多个而成,上述第1面部(11)以随着朝向沟底(13)而沟宽变宽的朝向倾斜,上述第2面部(12)从该沟底侧端(11e)向沟宽中心(j)侧与胎面表面(2S)实质平行地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合作为无钉轮胎,特别是涉及提高了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的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无钉轮胎而言,为了提高冰雪路等上的行驶性能,广泛采用在胎面部配设有由周向沟以及横沟划分出的花纹块的图案。
这样的图案所使用的上述横沟的壁面,通常由以随着朝向沟底而沟宽减小的朝向倾斜的斜面形成(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99810号公报
另一方面,在冰路面上,因轮胎的接地压使冰溶化而形成有薄的水膜。而且,若该水膜夹在胎面表面与冰路面之间,则抓地力急剧减少。因此,为了提高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重要的是清除冰路面上的水膜而不使水膜进入胎面表面下。
但是,在上述的横沟的情况下,壁面和冰路面的接触角度变大。因此,不易充分发挥清除冰路面的水膜的效果(以下,称为擦拭效应。),存在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变差这样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者提出,使横沟的壁面整体以随着朝向沟底而沟宽变宽的朝向倾斜,来减小壁面和冰路面的接触角度的方案。但是,就该提案而言,壁面和冰路面的接触部处的接地压反而变低。因此,与接触角度大的情况相同,不能充分发挥擦拭效应,无法充分提高制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提高擦拭效应而提高了制动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沟,
在与上述横沟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上述横沟的至少一方的壁面包括由第1面部和第2面部交替重复多个而成的锯齿状部,上述第1面部以随着朝向沟底而沟宽变宽的朝向倾斜,上述第2面部从上述第1面部的沟底侧端向沟宽中心侧与胎面表面实质平行地延伸。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面部的相对于胎面表面的法线的角度θc为3~20°。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配设于最靠胎面表面侧的第1面部的上述角度θc大于配设于最靠沟底侧的第1面部的上述角度θc。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对于上述第1面部的上述角度θc而言,越是轮胎径向外侧的第1面部,上述角度θc越大。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上述横沟在沟底具有磨损指示部,并且上述锯齿状部形成于从胎面表面至上述磨损指示部为止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上述横沟是从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周向沟向轮胎轴向外侧越过胎面接地端而延伸的胎肩横沟。
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包括在具有胎面表面的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横沟,其中,在与上述多个横沟中的至少一个横沟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中,上述多个横沟中的至少一个横沟包括沟壁对和沟底,上述沟壁对中的至少一个沟壁对包括锯齿状部,上述锯齿状部包括交替布置的第1面部和第2面部,每个第1面部在沟宽方向上朝向上述沟底向外倾斜,并且具有其径向内端,并且每个第2面部从上述第1面部中的相应一个第1面部的上述径向内端朝向上述多个横沟中的至少一个横沟的沟中心线与上述胎面表面实质平行地延伸。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面部中的每一个第1面部的相对于上述胎面表面的法线的角度θc在3度至20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半导体器件制造工具
- 下一篇:量子计算机相位跟踪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