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棱杂交大麦的选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4259.0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生;杨瑞平;唐伯平;李豫婷;陈露露;王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大麦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棱杂交大麦的选育方法,步骤为:以“民星麦4号”为母本,以多棱大麦19‑125为父本,于首年秋季种植父本和母本杂交配组,配制出当代的元麦杂交种子F0;在制种田,先将父本播种盖土后再播种母本;在父本和母本的抽穗期且在父本和母本的开颖开花之前,拔除如二棱大麦等天然杂交植株进行去杂,在父本和母本的开颖开花之时,每天人工赶花粉4次;于第二年夏季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先人工收割父本,再收割母本,母本所产种子即是多棱杂交大麦种子,具有杂种优势,其选育出的大麦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都较高,具有明显的产量增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大麦的选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棱杂交大麦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杂交大麦,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不但籽粒产量高,而且生物产量也高,这对于生产饲用大麦是一个较好途径,通过大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实现较大的饲用大麦生产量,对于杂交大麦的选育目前已有二棱大麦的方法和报道,但对于多棱杂交大麦的选育和应用,国内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棱杂交大麦的育种方法,所育成的多棱杂交大麦品种不但籽粒产量高,而且秸秆产量也较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多棱、元麦、黄壳的不育系“民星麦4号”为母本,以多棱、皮麦、黄壳的多棱大麦19-125为父本,以作物杂种优势为机理,对父本和母本进行配组,配制生产出当代的元麦杂交种子F0,对父本和母本进行制种、去杂和赶花粉,待母本成熟之时收割母本,即可得到籽粒产量较高的多棱杂交大麦,用杂交一代种子F0可生长出多棱杂交大麦19W25。
所述的配组是于首年秋季在制种田进行。
所述的制种是在制种田的田间开行,行距约30厘米,1行播种父本,间隔3行再播种母本,即父本和母本比例为1比3,先种父本后需盖土且没有露籽,然后再播种母本,父本播种密度约4000株/667平方米,母本播种密度约12000株/667平方米。
所述的去杂是在父本和母本的抽穗期,拔除如二棱大麦等天然杂交植株进行去杂,确保制种的纯度。
所述的赶花粉是在父本和母本的开颖开花之时,用竹竿轻推父本穗头,使其穗头摇摆,花粉飞扬,每天赶花粉4次,分别在9点、11点、13点、15点前后。
所述的收割是于第二年夏季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且在父本开花结束后至成熟前先进行人工收割父本,以提高母本的产量,后在母本穗头发黄即成熟之时再单独收割母本。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以黄色多棱元麦不育系“民星麦4号”为母本,以多棱皮大麦19-125为父本,配制的当代杂交种子是元麦,用杂交种子可以生长出皮大麦,利用杂种优势,其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都较高,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有如下1幅附图:
图1是多棱杂交大麦19W25选育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多棱杂交大麦的育种方法步骤如下:
(1)配组:用元麦不育系“民星麦4号”作为母本,以多棱大麦19-125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杂交种F0,杂交种F0可生产多棱杂交大麦19W25,具体步骤依据图1。
(2)制种:在田间开行,行距约30厘米,1行种多棱大麦19-125作为父本,间隔3行种元麦不育系“民星麦4号”作为母本,即父本和母本比例为1比3,播种时先将父本播种后盖土,不能有露籽,防止父本种子混杂到母本行上,然后再播种母本,父本播种密度约4000株/667平方米,母本播种密度约12000株/667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纱包装线
- 下一篇:一种杂交黑色元麦的选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