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4014.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文朝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7/02;B26D5/08;B26D5/12;B26D7/06;B26D7/27;A23N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工用 切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切片薄厚一致、切片效率高且收集方便的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板、底板、大支架、压紧机构、切割机构等;四个第一支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大支架,压紧机构安装在大支架内部和底板上方,切割机构安装在底板和压紧机构上。本发明设置有压紧机构和切割机构,压紧机构与切割机构的配合,在压紧机构进行压紧时,切割机构对红薯进行往复切割,使切割出来的红薯片薄厚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是一种可食用的草本植物,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等多种矿物质,食用红薯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等功效,现在红薯大部分都是大量种植,而人们又不能够短时间将种植完毕的红薯吃完,因此一般会将红薯制成红薯干,在制作成红薯干时,需要将红薯切片,切片完毕后再拿去晾晒。
目前所使用的红薯切片设备都是将红薯直接放到切割设备上直接进行切割,红薯为椭圆形,切割时红薯受到的压力不同,在切片过程中很难固定,切刀与红薯不能完全接触,导致切割后的红薯片薄厚不一,并且现有设备切割后的红薯片会直接随着切刀的惯性甩出,不便于收集。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切片薄厚一致、切片效率高且收集方便的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红薯在切片过程中很难固定,切片薄厚不一,收集不方便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切片薄厚一致、切片效率高且收集方便的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加工用切片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板、底板、大支架、压紧机构、切割机构和送料机构,四个第一支板上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大支架,压紧机构安装在大支架内部和底板上方,切割机构安装在底板和压紧机构上,送料机构安装在压紧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紧机构包括有气缸、第一连杆、第一推柱、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弹簧和压紧箱,气缸固定安装在大支架一侧,气缸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推柱,第一推柱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压板,压紧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压紧箱上开有两个圆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压紧箱上的两个圆孔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切割机构包括有齿条、Y形架、第一轴、齿轮、大轮、棘轮、棘块、第二轴、第二弹簧、第二支板、第三轴、小轮、皮带、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轴、滑板和切刀,齿条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的一侧,齿条另一端与压紧箱一侧滑动连接,Y形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方,Y形架在压紧箱一侧,第一轴安装在Y形架上方,第一轴与Y形架转动连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轴一端,大轮安装在第一轴一侧,大轮与第一轴转动连接,大轮一侧开有凹槽,棘轮在凹槽内,棘轮与第一轴固定连接,棘块安装在大轮凹槽内,棘块通过第二轴与大轮转动连接,棘块远离第二轴的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外侧与大轮固定连接,棘块与棘轮接触,第二支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一侧上方,第二支板上安装有第三轴,第三轴与第二支板转动连接,第三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轮,大轮与小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三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轴,第四轴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四轴与滑板转动连接,滑板上开有多个矩形孔,每个矩形孔上都安装有切刀,底板对应压紧箱的圆形孔位置也开有两个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料机构包括有滑座、推板、第二推柱、固定板、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五轴,两个滑座固定安装在压紧箱的一侧,每个滑座上安装有推板,推板与滑座滑动连接,两个推板对应的压紧箱一侧分别开有矩形孔,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推柱,第二推柱与滑座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推柱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第五轴连接,第四连杆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上,第四连杆与第五轴通过第五连杆连接,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转动连接,第五连杆与第五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文朝,未经邓文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用的高效通风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发泡光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