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动力机、流体动力机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3706.0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富;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树富 | 
| 主分类号: | F03B3/00 | 分类号: | F03B3/00;F03B3/12;F03D3/00;F03D3/02;F03D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鹏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动力机 动力 机组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流体动力机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流体动能收集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低速流体流体动力机动能收集转化输出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轴安装在支架上,且能够自由旋转;滑动结构绕旋转轴均匀布置,滑动叶片通过滑动结构与旋转轴联结。在顺流时冲击力转化为对滑动叶片的推动力,在半圆轨迹内充分吸收动能,滑动叶片超过旋转轴的水平面后,滑动叶片径向穿过旋转轴,避免了冲击力转化为阻力,冲击力技术作为推动力推动滑动叶片旋转进而带动旋转轴转动。多个流体动力机连接成一组,提高了收集动能的面积,两组呈角度布置,避免了流体方向改变而造成的动能无法被有效吸收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流体动能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动能捕获转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阻力型低速流体动能捕获转化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催动人类文明发现进步的同时排出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产生的负面效应程度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开发利用清洁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维护生态平衡,继续催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中流体动能的大量开发利用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占有主要份额,但与巨大的新能源需求还相差甚远。还有许多储量丰富、量大面广、频率波动小、持续时间长、流速变化比较少的低速流体能源等待开发。低速流体主要包括海流能、浅滩和小河的流体动能、流速比较低的风能等。低速流体动能因能量密度小,而不易被转化利用。大多数流体动能转化为机械动力过程就是把处在很大面积上的低密度能量集中到中心点上将其变为比较高密度的机械动能输出做功的过程。在低速流体动能转化过程中就更加需要扩大能量收集面积才能集中到所需要的流体动能并输出做功。现有叶轮式流体动能转化机收集能量的时候,需要浸没在单向运动的流体中作旋转运动,叶片的迎流面接受到顺流流体的冲击产生动力,相对另一面逆流向运动产生阻力。增大叶片面积以增大动力的同时,阻力也随之增加。导致动能收集转化的效率低,在低速流体内甚至出现自身转动困难的现象,再进行输出做功就更加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动力机、流体动力机组及其使用方法,使得捕能叶片不用再经过逆流向运行过程就能回到顺流区域再次接受顺流流体的冲击力顺流向运行,继续产生动力输出做功。捕能叶片躲避了逆流向运行过程,减少了阻力的产生,也就增大了动能的输出。达到原先尚未被大量开发利用的低速流体动能也能够输出动力做功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流体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滑动叶片与旋转轴之间通过滑动结构实现装配联结,所述的滑动结构是指相互配合的滑块与滑槽架,滑块与滑槽架分别固定安装于滑动叶片或旋转轴上;所述的滑动结构成对设置,分别布置于滑动叶片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结构包括滑块、滑槽架;滑块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滑槽架固定连接在滑动叶片的两侧,滑块与滑槽架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结构包括滑槽架、滑块;滑槽架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滑块固定连接在滑动叶片两侧,滑槽架与滑块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为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轴同一端侧设置有多个滑槽架,呈环列均匀布置,形成轮辐式结构;所述同一端侧多个滑槽架重叠区域相互贯通;滑槽架与滑动叶片上的滑块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叶片上还设有重力辅助装置,所述的重力辅助装置为真空水银管或内含钢球的密封钢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流体动力机的流体动力机组,包括至少2个流体动力机,相邻流体动力机之间用万向节联轴器与离合器配合实现串联,且旋转轴呈90°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流体动力机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本发明提供的流体动力机组固定安装,浸没到到流体中;
b)流体冲击滑动叶片,滑动叶片受到顺流冲击沿旋转轴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树富,未经高树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话机按键功能自动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市场营销用沙盘实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