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3514.X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严彦;胡明;薛建林;张洪亮;闫志雨;于洪淼;陈步圣;许瑞涛;吴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丁静;臧建明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缆线 卷绕 试验 设备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属于缆线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的问题。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支架设置在外筒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立柱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立柱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内筒的直径。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立柱的位置可以改变内筒的直径,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可以将内筒的直径相应调大,这样缆线缠绕在内筒上后,缆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因此缆线不容易产生损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缆线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缆线用于传递电信号或者通信信号,缆线在铺设的过程中常需要将缆线缠绕在一起或者将缆线解除缠绕,为了避免在铺设的过程中缆线出线损伤,常需要对缆线进行卷绕试验。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缆线卷绕试验设备来进行缆线的卷绕试验。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平台、收放装置、驱动装置和地笼。其中,地笼包括固定在地面上且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平台上,并且驱动装置的高度改与地笼的高度缆线一端缠绕在收放装置上,缆线的另一端穿过驱动装置缠绕在地笼的内筒上。试验时,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收放装置上解除缠绕,然后缠绕到地笼内筒上;或者,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内筒上解缠绕,并逐渐缠绕到收放装置上。
然而,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用以解决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用于缠绕缆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缆线由所述第一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上,或者由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一收放装置上;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所述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所述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所述立柱到所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所述内筒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立柱底端的插接柱,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外筒中心线的多个孔组,每一所述孔组包括沿所述外筒径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插接孔,每一所述插接柱插设在一个所述插孔内,以使各所述立柱围设成所述内筒。
可选地,对应每一所述孔组均设有一个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的尺寸不同,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所有所述立柱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放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由所述内筒伸出,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杆为伸缩杆。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以及第一导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伸缩臂,所述第一臂沿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臂与所述平台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臂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臂铰接在所述第一臂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且铰接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伸缩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臂相对所述第一臂转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对缆线进行导向。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辅助支杆以及辅助导向轮,所述辅助导向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辅助支杆的顶端,所述辅助导向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的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