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3375.0 | 申请日: | 2020-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曦;田泽;刘敏侠;邵刚;郎静;陈智;邓广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5 | 代理人: | 商宇科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自动 调零带系 基准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双差分输入运放A1和偏置管P1,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入端包括4个输入端口,为两对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接偏置管P1,基准电路还包括5个放大开关S1、4个调零开关S2和两个接地存储电容。本发明在带系基准电路中引入自动调零功能,具有减小运放失调电压,改善带系基准的输出电压精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海和航天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技术采用双差分输入运放A1与二阶补偿运放A2构成的二阶温度补偿结构,从而改善基准的温度特性,提高精度。采用二阶以上温度补偿可以很好的改善基准的温度特性,但是前提是双差分输入运放A1是理想运放,即没有输入失调。但在现实中,输入端存在失调致使基准电压的精度无法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及方法,在带系基准电路中引入自动调零功能,减小运放失调电压,改善带系基准的输出电压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包括双差分输入运放A1和偏置管P1,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入端包括4个输入端口,为两对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接偏置管P1,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基准电路还包括5个放大开关S1、4个调零开关S2和两个接地存储电容,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两对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之间各接一个调零开关S2,两个正输入端处,在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之间的调零开关S2之前,分别各自再接一个放大开关S1,双差分输入运放A1上增设一对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辅助正输入端接一个接地存储电容,辅助负输入端接一个接地存储电容,辅助正输入端接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接偏置管P1的通路与辅助正输入端接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的通路的接点为接点X,辅助负输入端接偏置管P1,双差分输入运放A1的输出端接偏置管P1的通路与辅助负输入端接偏置管P1的通路的接点为接点Y,靠近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之间接一个放大开关S1,辅助负输入端紧接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之间的放大开关S1之后再并联一个放大开关S1和一个调零开关S2,并联后接入接点Y,辅助正输入端紧接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之间的放大开关S1之后接一个调零开关S2,然后接入接点X,接点X和接点Y之间接有一个放大开关S1。
优选的,基准电路还包括有一个接地滤波电容,接地滤波电容接入接点X和接点Y之间,接地滤波电容用于较小开关过程中的信号毛刺。
优选的,辅助正输入端的接地存储电容和辅助负输入端的接地存储电容具有相同容值。
一种实现上述的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个调零开关S2全部导通,5个放大开关S1全部断开时,为调零失调采样阶段,将两对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的失调采样存储至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的接地存储电容;
2)将5个放大开关S1全部导通,4个调零开关S2全部断开时,为输出阶段,将采样的失调从辅助正输入端和辅助负输入端输入,补偿输出端,改善输出精度。
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自动调零带系基准电路及方法,在现有的二阶温度补偿结构中加入九个开关、在双差分输入运放A1上添加辅助输入端以及三个接地存储电容,其中九个开关分为两组由相位为180°的非交叠时钟控制,开关S1为放大功能时接通称为放大开关S1,开关S2为调零阶段开通称为调零开关S2,来实现自动调零,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自动调零的方法,降低运放的失调电压,提高基准的输出精度,从而使基准电压的精度进一步提升。
2、本发明使用很少芯片面积就可以很大程度改善输入失调带来的带系基准精度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