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三明治结构式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3277.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乔锦丽;郭晓晶;洪枫;高璐;诌倩倩;徐能能;王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41 | 分类号: | H01M8/1041;H01M8/1067;H01M8/1069;H01M12/06;C25B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细菌 纤维素 三明治 结构式 碱性 阴离子 交换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三明治结构式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制备与其在电化学能源器件中的应用。所述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包括含羟基的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膜及含季铵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制备方法为:将含羟基的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将含有季铵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在塑料培养皿中等量浇注在细菌纤维素膜两侧,自然干燥成膜,得到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三明治结构式聚合物复合膜;将聚合物复合膜从培养皿取出,经过物理和化学交联处理,再浸于KOH溶液中即可。本发明提供的PVA‑BC三明治结构式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导电性好,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且易于电化学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电催化转化及锌-空气电池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PVA-BC)三明治结构式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化石燃料为首的能源资源急剧减少并由此产生了大量CO2,从而造成了种种环境危机(如全球变暖、海洋酸化和荒漠化等问题)和能源危机(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hemistry,35(2005)955-965,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42(2019)386-474]。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减少CO2的排放,人们致力于通过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取代化石燃料。然而目前可再生新能源占比仍较低,化石燃料依旧是目前消耗的主要能源,因此寻求新方法减少CO2成为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其中电化学还原技术由于“变废为宝”——在减少CO2的同时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一般应用在CO2电化学还原H槽的隔膜分为两种,其中应用广泛的阳离子交换膜(Nafion)受限于成本高、甲酸透过率高等缺点,而阴离子交换膜(AEM)能够提高甲酸选择性及法拉第效率[Electr℃himica Acta,48(2003)2651-2657,Science Bulletin,64(2019)1890-1895]。另一方面为了减缓能源危机,先进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如锌-空气电池(Zinc-air Battery,ZAB)等能源器件成为一大研究热点[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564(2018)298-307]。尤其近年来锌-空气电池(ZAB)由于Zn含量丰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而广受欢迎[Ionics,24(2018)1173-1180]。在锌-空气电池中,为了实现微小型、便携式及简易化,固态电解质成为发展方向,其简化了电池组装的同时在电池内部起传导离子和防止短路的作用。固态电解质尤其是AEM由于全固态、高机械性能及优异的稳定性能等成为近年来应用于柔性锌-空气电池(Flexible Zinc-air Battery)的热点。然而,目前人们更多注重其空气电极催化剂的材料及构成,对于核心部件电解质膜研究却不多见[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499(2016)526-537]。对于电化学储能,离子交换膜在CO2电化学还原和锌-空气电池中的作用不容置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制备复杂成本昂贵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三明治结构式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羟基的聚乙烯醇(PVA),细菌纤维素膜(BC)及含季铵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细菌纤维素膜含有羟基,采用的菌株编号为DHU-ATCC-1,其以葡萄糖、酵母浸粉、胰蛋白胨为基体利用微生物进行培养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