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2560.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焦夏男;熊俊;桑成磊;余伟洲;林博勇;马书恒;张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2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刘丹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绝缘 强度 智能化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底端中部开有缺口,且缺口中卡接有开口向下的U形卡板,所述U形卡板的顶端固定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U形卡板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螺旋桨叶。本发明可以在使用时当本装置伸入到变压器油箱中进行检测的时候能够通过螺旋桨叶的搅动配合人字分液板的分流将变压器油箱中的植物油充分进行扰动,避免油箱中的油产生分层,此时检测的结果即可表示内部油液的整体绝缘性能。且测试方便,直插油样即可测试,具有温度可调、真空度可调、电压可调、电极间距和电极形状可调,便携、小巧、用油量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绝缘油是由天然的油料作物经压榨,精炼和改性工艺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燃点高、原料来源广阔,具有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等优势;油浸变压器绝缘系统为油纸绝缘,油纸绝缘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浸变压器的运行安全与寿命。
现如今在对变压器油(绝缘油)进行老化测试的时候会对油箱中不同深度的油进行取样测试,传统的检测手段需要先将油样取出后再倒入专用的油杯进行测试,手段繁琐不够方便快捷。且测试装置通常体积较大,不够便携,且检测功能单一,因此就需要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底端中部开有缺口,且缺口中卡接有开口向下的U形卡板,所述U形卡板的顶端固定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U形卡板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螺旋浆叶,所述主管体的下表面靠近缺口的两侧均固定有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支腿,且两个支腿之间靠近螺旋浆叶的下表面固定有人字分液板,两个所述支腿相对的一侧靠近人字分液板的下方固定有开口向上呈长方体桶体结构的集料桶,且集料桶相对的两侧内壁分别开有同轴分布的螺孔,两个所述螺孔中均螺接有螺柱,且两个螺柱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导电垫片,两个所述螺柱相背的一端均固定有导线,且导线的顶端串联连接有灯泡、电流计和供电器。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腿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成弧形面,且两个弧形面构成的圆柱形几何体直径等于主管体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腿的底端之间固定有同一个呈半球形结构的凸头。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导电垫片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凸块,且两个凸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成尖头状。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腿相对的一侧靠近螺孔的端部均开有直径大于螺孔直径的通孔,且主管体的下表面靠近两个支腿的上方均开有与导线直径相适配的线孔,线孔中卡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主管体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套接有橡皮塞,且橡皮塞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固定有挡环,挡环的直径大于检测口的直径,橡皮塞的外壁与检测口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主管体的内壁靠近两个线孔的上方分别固定有束线卡板,且束线卡板的中间设置有线槽。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供电器的远离主管体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流旋钮。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腿靠近集料桶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呈之字形分布的导热杆,且导热杆的供热端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导线与供电器的电压输出端相连。
综上所述,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2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矿山智能排水方法
- 下一篇: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