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坡通道用的减速吸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1196.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旻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9/529;E03F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坡 通道 减速 吸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坡通道用的减速吸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斜坡通道两侧的两根固定导管,固定导管上开设一个滑动槽,滑动槽与固定导管内部的排水通道相通,固定导管位于斜坡通道最低端位置均接外部的下水管道,两根固定导管之间滑动安装一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组件,减速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套,减速装置内部的吸水组件两侧分别设置一输水管,输水管自减速装置外部伸出并伸入于滑动套内。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地面道路通过地下室的一个斜坡通道上,主要用于车辆的减速以及对斜坡的移动吸水功能,减速雨水在斜坡通道上的残留量,增加车辆雨天经过斜坡通道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具体涉及一种斜坡通道用的减速吸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园区地面道路与地下车库之间一般都有一段斜坡通道,这种斜坡通道有长有短,坡度也有大有小,雨天时,车辆轮胎上以及车辆底盘上的水会跟着车辆进入到斜坡通道内,这些水会导致坡面变得湿滑,而由于坡面斜度大,车辆经过该区域时非常容易打滑,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坡通道用的减速吸水装置,能够作为斜坡通道上对车辆的减速使用,同时可以移动式的对斜坡面进行一个吸水,减速斜坡面上的湿度,增加车辆经过斜坡通道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斜坡通道用的减速吸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斜坡通道两侧的两根固定导管,固定导管上开设一个滑动槽,滑动槽与固定导管内部的排水通道相通,固定导管位于斜坡通道最低端位置均接外部的下水管道,两根固定导管之间滑动安装一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组件,减速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套,减速装置内部的吸水组件两侧分别设置一输水管,输水管自减速装置外部伸出并伸入于滑动套内,并穿过滑动槽伸入于排水通道中,每根固定导管的底部均设置有一沿着固定导管布设的弹性气囊条,所述减速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杆,压杆向着固定导管延伸,并位于弹性气囊条的顶部,整个吸水组件在未下压状态时其不与斜坡通道面接触,减速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一弹簧与滑动套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组件包括一弹性橡胶层、固定外壳以及吸水海绵层,所述弹性橡胶层安装于固定外壳内,且弹性橡胶层的顶部伸出于固定外壳的外部,吸水海绵层填充在弹性橡胶层内,吸水海绵层的底部微凸于固定外壳的底部,填充有吸水海绵层的弹性橡胶层顶部伸出于固定外壳的顶部并位于减速装置内部的镂空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镂空腔内壁设置有滑槽,固定外壳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弹性橡胶层为具有形变恢复能力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层顶部位置接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减速装置伸入于滑动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装置采用一金属件,所述减速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倾斜导向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气囊条上设置有一进气管以及一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一单向进气阀,出气管上设置有一单向出气阀,所述进气管的孔径小于出气管的孔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通道内设置有橡胶伸缩条,橡胶伸缩条设置于靠近斜坡通道最低处的位置,橡胶伸缩条一端通过一连接管连接一气泵,所述橡胶伸缩条的外径小于排水通道的内径,所述橡胶伸缩条的另一端与充气膨胀后与伸入于排水通道内的输水管接触,所述橡胶伸缩条上位于输水管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漏气小孔,两侧的气泵均通过一气泵控制器控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水管为一个弹性金属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减速装置朝向气泵一面嵌入设置有磁吸块,固定导管上靠近气泵一侧嵌入设置有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气泵控制器内部的主板,通过主板接收传感信号来控制气缸的打开与关闭,气泵与气泵控制器接入外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旻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旻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1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