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胶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691.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章鹏昆;章伟新;童文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7/10;C09J193/04;C09J153/02;C09J145/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胶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胶粘制品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胶片及其制备方法,双面胶片包括包括粘接层与包覆与粘接层两侧侧面上的离型纸层,所述粘接层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压敏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SBS弹性体:15~30%;SIS弹性体:1~10%;增粘树脂:10~30%;增塑剂:5~15%;软化剂:5~20%;抗氧剂:0.1~1%;松香树脂:余量。本申请的双面胶片能够分切成A4纸大小,使用方便;且其具有优异的持粘性与剥离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粘制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面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面胶分为基材型双面胶与无基材型双面胶,基材型双面胶由基材、胶粘剂、离型纸 三部分组成。其制备工艺是以棉纸、PET、PVC膜、无纺布、泡棉、亚克力为基材,再将弹 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上述基材上,然后在基材两侧各复合一层离型纸即可制得双面胶。无基材型双面胶则不采用基材,直接将弹性体压敏胶涂布与离型纸上即可。
相关技术中,双面胶常用的压敏胶通常以SBS弹性体为基材,辅助以增粘树脂,熔融 混合即可制得。该压敏胶经轻微压力即可瞬间与大部分固体表面粘合。然而,由于SBS弹性 体的耐老化性能较差,粘接性性能失效快,导致双面胶持粘性较差,使用周期较短。
申请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双面胶在潮湿环境下持粘性不佳,容易脱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 面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持粘性高、使用周期长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胶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胶片,包括粘接层与设置于粘接层两侧侧面上的离型纸层,所述粘接层由压敏胶制 成,所述压敏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SBS弹性体:15~30%;
SIS弹性体:1~10%;
增粘树脂:10~30%;
增塑剂:5~15%;
软化剂:5~20%;
抗氧剂:0.1~1%;
松香树脂:余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压敏胶以SBS弹性体为基材,以松香树脂为增粘树 脂。其中,SBS弹性体的PB相与松香树脂相容性较好,使得PB相中融入大量的松香树脂,为压敏胶体系提供了粘性,从而为双面胶片与粘接面的粘接提供粘接强度;而SBS弹性体的PS相的含量越高,则胶体中的物理交联点越多,压敏胶体系的内聚强度越高,由于其与松香树脂的相容性较差,使得PS相中不会融入大量松香树脂而导致其内聚强度下降,从而使压敏 胶体系具有一定的持粘性。
然而,SBS弹性体与松香树脂的抗老化性能均较差,使得压敏胶体系的粘接作用失效 较快;且由于SBS弹性体与松香树脂形成的海岛结构对增塑剂、软化剂等小分子物质的锁固 作用较差,导致增塑剂容易渗出至压敏胶与粘接面的粘接界面上,造成压敏胶的粘接性能下 降,降低了压敏胶体系的持粘性。因此本申请中采用SIS弹性体,一方面,SIS弹性体的PI 相与松香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另一方面,根其PS相能够与SBS弹性体的PS相相容,使 得SIS弹性体可均匀的嵌入PB相与松香树脂形成的海岛结构中,提高压敏胶对增塑剂、软 化剂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同时,可显著增加压敏胶体系的耐老化性能,使得压敏胶不易失去 粘性,从而提高双面胶片的持粘性。
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与萜烯酚树脂的组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胶体中添加萜烯树脂,使得胶体对粘接面的润湿作用提高; 而萜烯酚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能够在压敏胶体系中上引入极性基团,在胶体与被粘 接表充分润湿的前提下,压敏胶与粘接面之间形成的范德华力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双面胶 片与粘接面的粘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热磁效应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直播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