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净水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663.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陶林兵;杨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净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净水壶结构,包括壶体和活塞组件,壶体设有拉杆腔和滤芯腔,拉杆腔和滤芯腔互相连通,拉杆腔与滤芯腔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壶体设有与滤芯腔连通的出水口,滤芯腔内置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的出水端与出水口连通,壶体设有与拉杆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设有第二阀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置于壶体外,活塞可上下移动地置于拉杆腔内;其中,第一阀门的高度和第二阀门的高度都低于拉杆腔的最高液面高度。本发明设有活塞杆和活塞,进而在无需在自来水情况下也能使用;使用时,直接使用河水进行过滤,进而无需安装水龙头以及体积小,从而便于户外运动时随身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净水壶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现有的净水器及净水壶一般为室内使用,体积大,不方便随身携带;同时需要在自来水压的条件下使用,并需安装水龙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无需安装水龙头及在无自来水压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的便携式净水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便携式净水壶结构,包括壶体和活塞组件,壶体设有拉杆腔和滤芯腔,所述拉杆腔和所述滤芯腔互相连通,所述拉杆腔与所述滤芯腔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壶体设有与所述滤芯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滤芯腔内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壶体设有与所述拉杆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第二阀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壶体外,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动地置于所述拉杆腔内;其中,所述第一阀门的高度和所述第二阀门的高度都低于所述拉杆腔的最高液面高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净水壶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设有活塞杆和活塞,进而在无需在自来水情况下也能使用;使用时,直接使用河水进行过滤,进而无需安装水龙头以及体积小,从而便于户外运动时随身携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都位于所述壶体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壶体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壶体包括外壳筒体、第一外壳上盖和第二外壳上盖,所述外壳筒体设有所述滤芯腔和所述拉杆腔,所述滤芯腔的顶部为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外壳上盖遮挡所述第一敞开口且与所述外壳筒体螺纹连接,所述拉杆腔的顶部为第二敞开口,所述第二外壳上盖遮挡所述第二敞开口且与所述外壳筒体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壳上盖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超滤膜组件与所述第一外壳上盖的底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超滤膜组件与所述第一外壳上盖的底部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超滤膜组件与所述第一外壳上盖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套有第二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杆设有拉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都为单向阀。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净水壶结构的全剖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