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工程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8204.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武征;张中夏;梁锦超;林熙;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38;A61L27/52;A61L27/22;A61L2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工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组织工程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脱细胞支架的一侧表面接种目的细胞,在脱细胞支架的另一侧放置细胞焦亡产物,所述细胞焦亡产物与所述脱细胞支架另一侧表面分离;再将接种目的细胞的脱细胞支架和细胞焦亡产物共同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2)当所述目的细胞从所述脱细胞支架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时,去除所述脱细胞支架一侧表面未迁移的目的细胞,得到组织工程补片;
所述细胞焦亡产物为细胞焦亡后所产生的细胞焦亡分泌物、细胞焦亡提取物和焦亡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细胞焦亡产物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间质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目的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
所述细胞焦亡产物距离所述脱细胞支架另一侧的距离为1mm~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细胞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支架为细胞去除率高于95%、低免疫原性的脱细胞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组织为脱细胞肝组织、脱细胞脂肪、脱细胞皮肤、脱细胞软骨、脱细胞心肌组织、脱细胞心包膜或脱细胞血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焦亡产物为细胞焦亡分泌物或细胞焦亡提取物时,所述细胞焦亡产物与凝胶混合后再置于脱细胞支架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为天然多肽凝胶和天然生物凝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天然多肽凝胶为纳米多肽水凝胶,天然生物凝胶为纤维蛋白凝胶、细胞外基质胶和胶原凝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细胞焦亡产物与凝胶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炎症因子蛋白浓度为1ng/mL~1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细胞为目的细胞片;所述目的细胞片为单层目的细胞片或多层目的细胞片;和/或,所述脱细胞支架的厚度为0.1 mm~50 mm;和/或,诱导所述细胞焦亡的方法包括物理诱导法、化学诱导法或生物诱导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诱导法包括用紫外线、超声、辐射刺激、羟丙基纤维素辛酸酯涂覆皿培养诱导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细胞进行诱导;和/或,所述化学诱导法包括用细胞穿孔素、尿酸盐结晶、鞭毛蛋白和脂多糖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对细胞进行诱导;和/或,所述生物诱导法包括用假单胞菌、李斯特杆菌、志贺氏杆菌、军团杆菌、绿脓杆菌、弗朗西斯氏菌属、耶尔森林杆菌、肺炎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白色念珠菌、黄金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杆菌、肝炎病毒和免疫缺陷类病毒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对细胞进行感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养液的组成为完全培养基,所述完全培养基包括由以下的组分经稀释而成:低糖DMEM、(10±2)%(v/v)胎牛血清、(1±0.2)%(v/v)谷氨酰胺和(1±0.2)%(v/v)青霉素-链霉素溶液。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2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