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7955.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师艳丽;张依章;闫祯;陈振宇;平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尧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am 真菌 杂交 狼尾草 修复 离子 稀土 废弃 尾矿 土壤 | ||
1.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对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中AM真菌进行调查;
(2)对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探讨土壤肥力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
(3)利用苏丹草对AM真菌—摩西斗管球囊霉进行扩繁培养;
(4)将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砂矿区土壤进行翻耕、平整,然后在表层施入扩繁后摩西斗管球囊霉菌剂;
(5)将杂交狼尾草种子播撒在已施入菌剂的土壤上面,再覆土;
(6)进行水分、施肥等正常的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进行检测,得到占比最多的优势种,进行扩繁培养得到更多量的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利用苏丹草作为宿主植物,接种摩西斗管囊霉,两者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生长三个月后收集含有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外菌丝及苏丹草植物根段的根际土为接种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将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进行翻耕或用重耙反复耙平、耙碎,以利种子着床,在表层施入扩繁后摩西斗管囊霉菌剂,每亩施入170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播撒完杂交狼尾草种子再覆土2厘米,每平方米播撒种子20~40克或200粒,为了保证成活率可以多撒。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种植后每天早晚6~7点浇水一次,使田间最大持水量保持在80%,幼苗出土后隔3~5天浇一次水,生长3个月后每月月初和中旬各浇水一次;为使杂交狼尾草正常生长,在播种后喷洒稀释10倍后的霍格兰营养液,间隔一周喷洒一次,幼苗出土后在根部喷洒,杂交狼尾草根际接种AM真菌可以促使土壤中无机氮铵态氮的形成,将土壤中氮素转化成植物生长可直接利用的铵态氮,为宿主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进而也起到降解土壤中氮污染物的作用,最终使土壤pH值提升至6~7,促使杂交狼尾草对土壤中铵态氮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植被覆盖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将杂交狼尾草种子播撒在已施入菌剂的尾砂矿上面,每平方米播撒种子20~40克或200粒,为了保证成活率可以多撒,再覆盖1厘米土壤。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利用AM真菌及杂交狼尾草修复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区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将苏丹草种子播种于灭菌后的土壤,长至1~2周后取出幼苗,将根部冲洗干净,再将摩西斗管球囊霉菌剂接种至幼苗根部,栽入灭菌基质中扩繁培养三个月获得加富培养物,取其含有摩西斗管球囊霉真菌孢子、根外菌丝及其被侵染寄主植物根段的根际土为接种剂于4℃冰箱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零部件用加工设备
- 下一篇:磁齿轮组件及具有其的复合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