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SB光纤交换盒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7716.3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933;H04L12/931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光纤 交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调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USB光纤交换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当USB从设备需要跨主机间调度且规模较大时,传统的移动USB从设备的方法较为困难、繁琐且网络数据传输时无法达到USB3.0协议中的5Gbps带宽的问题。此种USB光纤交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网络接口单元、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扩展单元、光模块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光模块单元包括接入光模块单元和目标光模块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运行指令,并对所述网络接口单元、扩展单元和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进行初始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实现在多用户协作系统中可以灵活调度USB从设备,并且在保留USB协议链路完整性同时保留了USB3.0的5Gbps传输带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调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USB光纤交换盒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用户的协作系统中,为了调度USB从设备,常常需要把USB从设备的接口重新接入到需要使用该设备的主机中。当协作整体系统的规模较大、USB从设备较难移动、且USB从设备的调度变得频繁时,通过移动USB从设备到目标主机的方式会十分繁琐麻烦。
为实现USB从设备的跨主机间的调度与交互,现有的方法为主机间通过以太网互联后,USB数据经由IP网络进行传输。通过该方法完成USB从设备的跨主机间数据交互本质上为主机间的网络信息共享与传输,受网络情况及自身带宽的限制,无法达到USB3.0协议中的5Gbps带宽,并且当USB从设备为特殊设备如鼠标等,通过该方式互联后仍需要通过网络应用实现功能的调度。
另外的方法为利用USB光纤延长器,USB从设备接入到USB光纤延长器从端后,通过重新铺设光纤网络到目标主机的USB光纤延长器主端即可完成从设备的调度。该方法虽保留了USB传输的完整性,但光纤网络的重铺设依然会存在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USB光纤交换盒及系统,用于解决当USB从设备需要跨主机间调度且规模较大时,传统的移动USB从设备的方法较为困难、繁琐且网络数据传输时无法达到USB3.0协议中的5Gbps带宽的问题,以实现USB设备的非接触式调度,使得在多用户协作系统中可以灵活调度USB从设备,并且在保留USB协议链路的完整性同时保留了USB3.0的5Gbps传输带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光纤交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和光模块单元;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光模块单元包括接入光模块单元和目标光模块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读取运行指令,并对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进行初始化;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实时传输的矩阵通道透传配置信息,对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进行选通配置;当光信号从接入设备传入此种USB光纤交换盒时,由所述接入光模块单元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高速差分电信号,再经由配置好的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转接至所述目标光模块单元,由所述目标光模块单元将所述高速差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输出至目标设备。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单元对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的实时配置,以实现对输入所述USB光纤交换盒的信号可以准确地匹配或切换至目标设备,从而实现了USB设备的非接触式调度,使得在多用户协作系统中可以灵活调度USB从设备,并且在保留USB协议链路的完整性同时保留了USB3.0的5Gbps传输带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包括异步无阻塞模拟开关交叉矩阵阵列;所述多通道透传矩阵单元将输入的多路所述高速差分电信号矫正恢复成原信号波形;所述原信号波形经过所述异步无阻塞模拟开关交叉矩阵阵列,无修改地选通至对应的输出通道。所述异步无阻塞模拟开关交叉矩阵阵列,采用MINDSPEED的多通道切换IC;通过矫正恢复成原信号波形和异步无阻塞模拟开关交叉矩阵阵列的选通,可以快速准确地匹配至目标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