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7316.2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沈亚平;袁宝华;许如庆;黄振振;冯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复丽宝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3/40 | 分类号: | D21H13/40;D21H17/13;D21H17/26;D21H19/20;D21H19/24;D21H19/28;D21H21/06;D21H21/12;D21H21/16;D21H23/46;D21H25/06;D21F11/00;D21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系数 玻璃纤维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其是由以下组分经烘干制得:无碱玻璃纤维短切纱30-90、纳米粉0.1-70、粘结剂0.1-70,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短切纱的长度为6-18mm、直径为8-15μm。
2.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白水:将一定量的自来水、增稠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消泡剂分别添加到搅拌罐内,通过搅拌罐内的搅拌机构进行混合形成白水;
S2:配制浆料:将玻璃纤维短切纱均匀分散到白水中形成浆料;
S3:湿毡坯成型:先将步骤S2制得的浆料用白水进行稀释,再由喂料泵经白水过滤脱水器进入成型机流浆箱后在成型网上纤维成型制得湿毡坯;
S4:淋粘接剂浆:把湿毡坯从成型网上转移到施胶机的施胶网上,通过施胶器在湿毡坯上均匀地浸淋粘接剂浆得到玻纤毡坯;
S5:干燥固化:淋胶后的玻纤毡坯被送入干燥固化炉中,进行干燥固化粘结剂,得到固化成品;
S6:收卷成品:固化成品由双工位自动卷取机上卷成定长的筒状即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配制浆料:是由以下步骤所组成:
A1:先在搅拌机中放入离子水,然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使水的粘度为9-20cp,再加入分散剂和消泡剂,分散剂含量为400-800ppm,消泡剂的含量为400-800ppm,分散剂是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型,消泡剂是聚二甲基硅氧烷;
A2:然后将玻璃纤维短切纱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分散30-120min,玻璃纤维短切纱投料量与搅拌机中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3-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1中的搅拌机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密封盖(4)、搅拌粉碎机构,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内并与外筒体内底部的电机(3)相连,所述的内筒体通过电机的驱动进行旋转,所述的密封盖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外筒体的顶部,所述的密封盖上还连接有加压管(8),所述的内筒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阀(5),所述的搅拌粉碎机构是由伺服电机(6)、转轴(16)、搅拌框体(15)、固定轴(18)和粉碎轮(17),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密封盖的顶部并与转轴相连,所述的转轴穿过密封盖伸入至内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内的转轴上连接有两个搅拌框体,所述的搅拌框体呈U型,所述的固定轴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搅拌框体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的固定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五个粉碎轮。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2)、丝杠(14)、活灵(13)、导向套(11)和导向杆(9),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外筒体的左侧外壁上,所述的丝杠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的密封盖通过活灵连接在丝杠上,所述的外筒体的右侧外壁上固定有一块支撑板(10),所述的导向杆竖直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密封盖通过导向套活动连接在导向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框体上方的转轴上还转动连接有活塞密封头(7),所述的活塞密封头活塞式地连接在内筒体内,所述的活塞密封头在内筒体的带动下绕着转轴进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低导热系数玻璃纤维纳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阀包括阀体(5-1)、阀芯(5-2)、第一弹簧(5-6)、电动缸(5-3)和推板(5-11),所述的阀体固定在内筒体的底部,所述的阀体的下端呈敞开状并与外筒体相连通,所述的阀体的上端呈密封状,所述的阀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阀体内,所述的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流口(5-5),所述的泄流口与内筒体相连通,所述的泄流口上方的阀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5-10),所述的凹槽内通过第二弹簧(5-8)连接有梯形卡头(5-9),所述的阀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梯形卡头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梯形卡头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卡槽内,所述的梯形卡头固定在阀体的密封端,所述的推板活动连接在阀体内并与电动缸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复丽宝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复丽宝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3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