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87259.8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通 |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B67C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油 滴落 倾倒 灌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灌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所述油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第三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运动室,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盖,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第四运动室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盖。该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通过第三连杆带动第四连杆向右运动,第四连杆带动活塞向右运动,此时由于气压的作用,第一运动盖贴紧活塞,第二运动盖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吸气工作,使得第一挡板下侧油罐中遗留的油被吸入第四运动室中,从而达到防滴落和减少人工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灌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食用油的品种多种多样,其中对于食用油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压榨、出油和灌装这三个步骤。其中对于食用油的灌装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食用油灌装装置,主要通过将储存在油罐中的油间歇灌装到传送带上的油瓶中,这种方式存在油嘴在灌装完一瓶油时,传送带将下一空瓶传送到油嘴下方时,油嘴内遗留的食用油容易滴落到传送带上,需要人工定期清理传送带,而且在对油瓶灌装的过程中,由于下落的油对油瓶有一定的作用力,容易使得在灌装过程中发生油瓶倾倒的现象,造成灌装时间过长。以上情形会导致灌装时容易滴落、增加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容易倾倒和灌装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具备防滴落、减少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不会倾倒和灌装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用油灌装装置的灌装时容易滴落、增加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容易倾倒和灌装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滴落、减少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不会倾倒和灌装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所述油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第一扇叶盒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扇叶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室,第一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的左上侧且在第一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块,第二磁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油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油罐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长条室,长条室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块,第一圆柱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块,第二圆柱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块,第一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左侧设置凸轮,凸轮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缺齿轮,缺齿轮的左侧啮合有从动轮,从动轮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从动轮的左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载板,载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第二连杆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杆的下侧且在第一连接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的右侧设置有异形盘,异形盘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运动室,第二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块,第三磁块的右侧设置有线圈,缺齿轮的前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运动室,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盖,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第四运动室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盖。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从动轮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从而达到驱动传送带装置进行运转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通,未经陈正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