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的电池保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250.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长乐区古槐星际商务咨询服务部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43;H01M10/647;H01M10/659;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电池 保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的电池保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电池控制系统判断所接收到的温度值高于电池额定工作温度值时,电池的热量传输至第一相变蓄能层上;当第二相变蓄能层的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时,则第二相变蓄能层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装置将热量传导至水箱;当第二相变蓄能层的温度低于外部环境温度时,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水箱内的液体,加热后的液体通过水泵循环加热热交换管路,从而向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释放热量。本发明利用保温层实现热量的吸收,保存和释放,无需额外消耗电能,便可为电池提供热量,维持电池的工作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车的电池保温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因为化学电池,尤其是锂电池,其内部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而产生电流。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较慢,从而影响电解质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使电池出现容量下降,内阻升高,放电效率降低,进而无法保证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保温方法,实现电池与相变蓄能层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热管理效率,实现散热、加热的功能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电池保温方法,包括:
当电动车电池开始工作时,与电池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实时将感测的温度值发送至电池控制系统,当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判断所接收到的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所述电池额定工作温度值,则控制传热系统介入工作,所述传热系统包括:
保温壳,其内设置有所述电池;
第一传热片,其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底板上;
第一相变蓄能层,其内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与所述电池之间;
第二传热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热片和所述第一相变蓄能层之间;
传导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第一传热片、第二传热片、第一相变蓄能层之间连通或断开;
第二相变蓄能层,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壳的外壁上;
热交换装置,其包括:水箱,其在所述保温壳外部;水泵;热交换管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内,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
当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判断所接收到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电池额定工作温度值时,则所述电池控制系统控制传热系统介入工作,所述传热系统控制传导控制器控制第一传热片和第二传热片、第一相变蓄能层之间连通,所述电池的热量传输至所述第一相变蓄能层上;当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判断所接收到的温度值在所述电池额定工作温度值范围内时,所述传热系统控制传导控制器控制第一传热片和第二传热片、第一相变蓄能层之间断开;当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判断所接收到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电池额定工作温度值时,则所述电池控制系统控制传热系统介入工作,所述传热系统控制传导控制器控制第一传热片和第二传热片、第一相变储能层之间连通,所述第一相变蓄能层的热量传导到所述电池上;当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的温度高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时,则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装置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水箱;当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的温度低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时,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水箱内的液体,加热后的液体通过所述水泵循环加热所述热交换管路,从而向所述第二相变蓄能层释放热量。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相变蓄能层和第二相变蓄能层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脂肪酸、醇类至少其中的一种。
优选方案是:所述传导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方案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向加热装置供电,以对所述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优选方案是: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长乐区古槐星际商务咨询服务部,未经福州市长乐区古槐星际商务咨询服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