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85753.0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光;朱育辰;邱朝庆;吴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座装置,包含充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充座单元包含上座、第一电路模块、下座及第二电路模块。上座具有滑轨及容置槽。滑轨位于上座的左侧。容置槽位于上座的上侧,且用以容置电子设备。第一电路模块设置于上座的第一内部空间,且具有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对应滑轨设置。下座位移地连接上座,且具有滑槽。滑槽位于下座的右侧。第二电路模块设置于下座的第二内部空间,且与第一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模块具有第二导电端子且对应滑槽设置。借此,充座装置通过上座位移地连接下座实现充座装置的扩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座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变形的充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充电座,其结构受数量限制,无法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充电。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市面上的电子设备大多为充电式电子设备,为了因应有限的插座,有业者推出可对多个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座,但上述的充座装置大多为数量固定的充电座。
由此可知,开发一种可弹性扩充数量的充座装置,遂成相关业者值得研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座装置,其利用充座单元的上座位移地连接充座装置的下座,令充座单元变形并连接另一充座单元。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座装置,用以对电子设备充电,充座装置包含至少一充座单元。充座单元包含上座、第一电路模块、下座以及第二电路模块。上座具有滑轨及容置槽。滑轨位于上座的左侧。容置槽位于上座的上侧,且用以容置电子设备。第一电路模块设置于上座的第一内部空间,且具有至少一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对应于滑轨设置。上座位移地连接下座,下座具有滑槽。滑槽位于下座的右侧。第二电路模块设置于下座的第二内部空间,且与第一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对应滑槽设置。
借此,本发明的充座装置通过上座位移地连接下座实现充座装置的扩充。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容置槽为阶梯状凹槽状。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第一电路模块对应容置槽更设有电源输出端子及第一触发开关。第一触发开关电性连接电源输出端子,当第一触发开关触发时,电源输出端子被导通,并对电子设备充电。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第二电路模块对应滑槽更设有第二触发开关。当第二触发开关触发时,至少一第二导电端子被导通。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上座还具有限位块。下座还具有限位槽。限位槽对应限位块设置。当限位块滑动地限位组设于限位槽,上座位移地连接下座。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上座相对于下座滑动地限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上座位于第一位置,充座单元呈单座状态。当上座位于第二位置,充座单元呈扩充状态。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下座的左侧对应滑轨设有容置空间。当上座位于第一位置,滑轨容置于容置空间。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其中充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充座单元分别为第一充座单元与第二充座单元,两个充座单元的各上座的右侧更设有止挡部,当上座位于第二为置,止挡部位于挡止位置,两个充座单元均呈扩充状态而互相连接,第二充座单元的滑轨扣合第一充座单元的滑槽;第二充座单元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一充座单元的第二导电端子导通。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两个充座单元的各上座的滑轨具有至少一凹槽。两个充座单元的各下座的右侧还具有至少一释放结构。释放结构包含释放钮、扣合件及弹性件。扣合件的一端对应至少一凹槽设置。弹性件连接释放钮。当释放钮位于释放位置,第二充座单元的滑轨远离第一充座单元的扣合件,当释放钮位于扣合位置,弹性件抵顶释放钮,第一充座单元的扣合件扣合第二充座单元的至少一凹槽。
根据前段所述的充座装置,其中第一电路模块与第二电路模块的其中一者还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5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