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5134.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何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神经 拉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和拉钩主体,手柄和拉钩主体一体成型,且手柄与拉钩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夹角,在拉钩主体外侧面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条,使拉钩主体外侧形成了一个U型槽,在拉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拉钩头部,拉钩主体与拉钩头部一体成型,在拉钩头部上端的拉钩主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神经挡板,拉钩主体的外侧面为凹面,在凹面上设置有深度刻度。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在手术过程中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概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
背景技术
治疗椎间盘突出、椎间狭窄、椎间融合等脊柱疾病,常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微创椎间孔镜技术,另一种是传统开放式手术。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发展越来约成熟,特别是椎间孔镜技术再全国范围普及迅速。椎间孔镜技术是单一通道,术野范围受影响,手术器械使用受限制,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疾病时有优势,但是在治疗椎间狭窄等其他脊柱疾病时就显得比较困难。目前正在流行一种新的微创手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一个通道是内镜通道,一个通道是手术操作通道。该技术有手术器械专用通道,就可以使用传统手术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咬骨钳、磨钻、骨凿等,在手术治疗间盘突出时摘除髓核往往需要将神经根拉开,以便摘除突出髓核,存在以下问题:
1、当突出髓核在神经分叉的地方时使用传统的神经根拉钩就无法完全显露突出髓核;
2、不能完全暴露就存在减压不充分、损伤其他健康组织等问题;
3、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对人体组织损伤的概率的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和拉钩主体,手柄和拉钩主体一体成型,且手柄与拉钩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夹角,在拉钩主体外侧面上端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条,使拉钩主体外侧形成了一个U型槽,在拉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拉钩头部,拉钩主体与拉钩头部一体成型,在拉钩头部上端的拉钩主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神经挡板,拉钩主体的外侧面为凹面,在凹面上设置有深度刻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拉钩头部为拉钩主体的下端通过折弯形成,拉钩头部的上表面与拉钩主体下端的内侧面为一个平滑的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头部圆角钝化处理,即,拉钩头部的上表面与拉钩主体下端的内侧面为一个平滑的弧面,通过弧面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对人体组织伤害的概率,通过刻度标记的设置,方便操作者掌握器械插入的深度,避免插入过深而损伤人体组织。且通过U型槽,方便器械顺着凹面达到患处。本发明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在手术过程中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概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状态图。
其中:1-手柄,2-拉钩主体,3-凸起条,4-U型槽,5-拉钩头部,6-神经挡板,7-凹面,8-深度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强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5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PVC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量端面到孔中心距离的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