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4225.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毫;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粒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Q10/06;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知识 图谱 问答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属于网络智能教育技术领域。其中问答方法为:获取用户问句,提取关键词;在语料库中确定与所述用户问句对应的目标对象;在基础知识图谱中调取并建立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知识图谱;根据所述目标知识图谱,输出反馈信息。其中,基础知识图谱的建立需要采集学生每次考试的个性化数据;根据所述个性化数据计算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个性化掌握度;根据所述个性化掌握度,对知识点进行层级划分,并输出层级划分结果;根据所述层级划分结果,建立所述基础知识图谱。本发明使学生可根据薄弱知识点进行自我补强,包括课程的学习或者试题的练习,实现精准提升,有效消除薄弱知识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智能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教育数据的持续累积与深度挖掘,大数据在构建新型教学生态、助力教学结构变革、再造教学流程方面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
传统教学环境中,老师以班为单位统一下发作业,无论是基础较好的优等生还是基础稍差的差等生,无视其对知识消化和接受的快慢程度,直接同质化施教,出现优等生觉得作业简单而差等生觉得作业难的问题,作业与学生知识水平的匹配度不高,因此老师在掌握班级的教学质量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精准定位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况。因此在这种同质化施教的方式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进行区别化分层,学生陷入题海的苦恼中,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学生同质化施教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摆脱题海的苦恼,从繁重且迷茫的学海中解放出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用户问句,提取关键词;
步骤S2:在语料库中确定与所述用户问句对应的目标对象;
步骤S3:在基础知识图谱中调取并建立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知识图谱;
步骤S4:根据所述目标知识图谱,输出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
根据所述知识图谱中的三元组,基于设定模板生成问答对;
每一个所述问答对包括一设定问句和一设定答案,对所述设定问句进行分词处理和向量化处理,得到与所述设定问句对应的设定词向量,根据所述设定词向量构建语料库;
对所述用户问句进行分词处理和向量化处理,得到用户词向量;
对所述用户词向量和设定词向量进行对比计算,根据相似度确定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包括N个问答对,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对所述设定问句和所述用户问句进行向量化处理时,将所述设定问句和所述用户问句的文本进行分布式向量化表示,使用word2vec模型计算每一个所述设定问句和所述用户问句所对应的词向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语料库中,所述问答对存储有与其对应的问答信息,所述问答信息包括所述设定问句的五十维词向量和与所述设定问句对应的设定答案信息,所述问答信息组成所述语料库。
进一步地,根据知识图谱中的三元组关系种类,输入人工问答对至所述语料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粒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粒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4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风机构及空调器
- 下一篇: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辆重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