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轨式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4205.6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宁晓东;李志愿;龙浩;朱晓宁;焦付军;黎园亮;李忠钰;张飞龙;李璐;龙天畅;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22 | 分类号: | B64C25/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唐列冲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轨 起落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轨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支臂、撑杆、收放作动筒和滑动安装座;缓冲支柱的上端与支臂的下端铰接,支臂的上端与滑动安装座的一端铰接;缓冲支柱的下部与撑杆的一端铰接,撑杆的另一端与滑动安装座的另一端铰接;支臂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朝向滑动安装座延伸的作动筒耳板,收放作动筒的缸筒与滑动安装座铰接,收放作动筒的活塞杆与作动筒耳板铰接,活塞杆与作动筒耳板的铰接位置高于支臂与滑动安装座的铰接位置;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滑轨或滑槽。本发明巧妙的利用滑轨机构将收起后的起落架拉近机身并锁定,起落架整个收放过程避免了与机体发生干涉,收起后结构紧凑,收藏空间小,结构简单且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式起落架,属于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传统的起落架收放机构一般为绕飞机起落架外筒固定旋转轴做平面翻转收放运动,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将起落架收入起落架舱减小飞行空气阻力,起落架的安装及调节通过关节轴承或者万向节进行缓冲支柱与收放机构之间的连接,因收放形式简单并经长期的使用验证,效果良好。鉴于国家航空工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各种特种用途的飞机也应运而生,传统飞机起落架布局及收放形式已满足不了某些特种用途的飞机。目前针对外形尺寸较小,按照常规方法布置起落架空间结构,无法满足飞机最小侧翻角要求,安全风险很大,需要一种主起落架能够实现地面着陆滑行时避免飞机侧翻的问题。
为了满足最小侧翻角的要求,可以加大飞机主起落架的间距,对于侧向尺寸较小的飞机,加大主起落架间距后,飞机起飞后主起落架收起以后没有收纳起落架的起落架舱,飞行过程中空气阻力太大,造成飞机整体性能欠佳。如公开号为CN102431644B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主起落架就存在这种问题。
因此,如何在满足最小侧翻角要求的情况下,将起落架收纳至起落架舱中,是提高侧向尺寸较小的飞机(窄体飞机)飞行性能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将侧向尺寸较小的飞机的主起落架收入起落架舱减小以飞行空气阻力,本发明提供一种滑轨式起落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轨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和安装于所述缓冲支柱下端的轮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臂、撑杆、收放作动筒和滑动安装座;所述缓冲支柱的上端与所述支臂的下端铰接,所述支臂的上端与所述滑动安装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缓冲支柱的下部与所述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安装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支臂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朝向所述滑动安装座延伸的作动筒耳板,所述收放作动筒的缸筒与所述滑动安装座铰接,所述收放作动筒的活塞杆与所述作动筒耳板铰接,所述收放作动筒与所述滑动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滑动安装座的中部(即滑动安装座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中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作动筒耳板的铰接位置高于所述支臂与所述滑动安装座的铰接位置;所述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当所述收放作动筒伸长时,起落架进行折叠收缩,所述支臂和所述缓冲支柱的铰接位置向靠近所述撑杆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收放作动筒收缩时,所述支臂和所述缓冲支柱的铰接位置向远离所述撑杆的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简化了起落架的部件数量,以单个收放作动筒作为动力源实现起落架的展开和折叠收缩,且起落架的主要部件都集成在滑动安装座上。当飞机起飞后,将起落架折叠收缩后再通过滑轨移动滑动安装座(整个起落架)从而可以把起落架收纳与起落架舱中,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当飞机降落时,先将滑动安装座向远离起落架舱的方向移动,然后再通过收放作动筒展开整个起落架,这样就可以增加主起落架之间的间距,满足飞机最小侧翻角要求,避免地面着陆滑行时避免飞机侧翻的发生。
其中,上端、下端是指起落架着陆滑行时的方向或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缓冲支柱的坡口。这样当起落架折叠后,支臂和缓冲支柱不会发生干涉,有利于减少起落架放的占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4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两栖车加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