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3425.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林;瞿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1605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牺牲 腐蚀 程度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包括牺牲管本体和蓄水组件,牺牲管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蓄水组件,法兰的外壁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低于管体的其他部分,将牺牲管安装在管路上之后,随着管路不断腐蚀当管壁厚度降低到凹槽深度的安全界限时会在开槽处发生缓慢的渗漏,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检视牺牲管,观察是否出现渗漏现象即可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牺牲管,避免拆卸牺牲管的同时也防止了管路大量漏水,进而通过刻槽,将无法直接观察的阳极管腐蚀程度通过漏水一事转变成直观便于观测的判断标准,靠肉眼观测即可,便于改造和现场施工,无需额外增加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管管路技术领域,具体为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管路防腐可以采用涂塑、镀锌和牺牲阳极等方式,对于增加牺牲阳极的情况,可以在管路上设置一端专门的管路作为牺牲阳极,从而保护周边管路不被腐蚀。
牺牲管因为受到电化学腐蚀作用,即使进行加厚也需要定期检查腐蚀程度并进行更换,如果更换不及时,会导致管路漏水问题,但是因为牺牲管腐蚀过程中无法观测的管路壁厚变化,往往需要将管路关闭后再拆下牺牲管来检查腐蚀程度以决定是否更换,而定期拆卸管路会造成额外的工作,拆卸不及时的话也可能因为管路腐蚀严重造成漏水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人工拆卸牺牲管费时费力,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管路腐蚀,容易因为壁厚过薄发生管路爆裂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包括牺牲管本体和蓄水组件,牺牲管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蓄水组件,所述牺牲管本体包括管体和法兰,管体的一侧安装有法兰,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袋和连接端环,蓄水袋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端环,连接端环设置在法兰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包括凹槽和连接环槽,法兰的外壁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外侧开设有连接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袋包括袋体、环扣和连接卡块,袋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环扣,环扣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环包括环套和衔接拉柱,环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拉柱,环套与连接环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套包括安装槽、卡槽、移动槽和挂槽,环套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环扣连接,环套内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一端开设有挂槽,连接卡块通过卡槽和移动槽与挂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拉柱包括伸缩杆和弹簧,衔接拉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环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表面上套设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法兰的外壁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低于管体的其他部分,将牺牲管安装在管路上之后,随着管路不断腐蚀当管壁厚度降低到凹槽深度的安全界限时会在开槽处发生缓慢的渗漏,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检视牺牲管,观察是否出现渗漏现象即可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牺牲管,避免拆卸牺牲管的同时也防止了管路大量漏水,进而通过刻槽,将无法直接观察的阳极管腐蚀程度通过漏水一事转变成直观便于观测的判断标准,靠肉眼观测即可,便于改造和现场施工,无需额外增加部件。
2.本发明提出的牺牲管腐蚀程度检测设备,凹槽的外侧开设有连接环槽,环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拉柱,环套与连接环槽连接,衔接拉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环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表面上套设有弹簧,通过在凹槽的下端设置蓄水组件,渗漏的水会滴入到蓄水袋中,进而更直观地观测漏水的问题,防止工作人员检视不及时,渗漏的水分蒸发造成判断失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