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2786.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黎大健;张玉波;赵坚;陈梁远;颜海俊;余长厅;焦健;饶夏锦;龚文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53001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负荷 调控 优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影响变压器负荷能力的因素,并基于负荷能力的因素构建优化模型;
获取变压器所在的环境参数、热点温度所具有的温升特性参数、运行参数;
将所述环境参数、温升特性参数和运行参数输入至所述优化模型;
基于优化模型计算当前运行工况下负载率安全提升空间;
基于所述安全提升空间提升变压器容量利用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负荷能力的因素包括:气象条件、热点温度、起始负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负荷能力的因素构建优化模型包括:
将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变压器过负荷能力评估模型以程序代码形式集成在变压器负荷智能管理系统内部,用于实现变压器负荷调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的构建包括:
对变压器热传过程进行分析,获取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
基于所述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构建热源的构成和产生机制,并获取热源发热量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基于所述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构建变压器各部位多种热传方式的耦合关系,并获取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
基于所述热源发热量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和所述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变压器各部位多种热传方式的耦合关系,并获取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包括:
针对油浸变压器的电磁场、温度场和流体场相互影响的特点,采用解析法对油浸变压器绕组暂态温升进行计算;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自然油循环电力变压器温度场进行求解,计算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
基于非平均热源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对油浸式变压器的二维温度场分析,并采用流线迎风格式有限元法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6.一种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影响变压器负荷能力的因素,并基于负荷能力的因素构建优化模型;
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变压器所在的环境参数、热点温度所具有的温升特性参数、运行参数;
输入模块,将所述环境参数、温升特性参数和运行参数输入至所述优化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优化模型计算当前运行工况下负载率安全提升空间;基于所述安全提升空间提升变压器容量利用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负荷能力的因素包括:气象条件、热点温度、起始负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负荷能力的因素构建优化模型包括:
将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变压器过负荷能力评估模型以程序代码形式集成在变压器负荷智能管理系统内部,用于实现变压器负荷调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的构建包括:
对变压器热传过程进行分析,获取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
基于所述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构建热源的构成和产生机制,并获取热源发热量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基于所述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和温升特性仿真参数构建变压器各部位多种热传方式的耦合关系,并获取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
基于所述热源发热量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和所述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变压器热点温度估计模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负荷调控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变压器各部位多种热传方式的耦合关系,并获取变压器散热效率随多参量的变化规律包括:
针对油浸变压器的电磁场、温度场和流体场相互影响的特点,采用解析法对油浸变压器绕组暂态温升进行计算;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自然油循环电力变压器温度场进行求解,计算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
基于非平均热源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对油浸式变压器的二维温度场分析,并采用流线迎风格式有限元法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