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1651.1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尤勇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加载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型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本申请根据所得到的包围盒以及构件的精细度,将构件生成多个不同精细度的模型,接着根据所获取的相机的视角信息,计算出构件对应精细度的模型,去除所述第一缓存集中精细度超出待加载显示模型精细度的模型,待加载显示模型所需的内存未超出系统内存时,下载待加载显示模型中未超出系统内存的模型将下载的模型进行渲染场景。当相机的视角信息发生改变时,重新根据所获取的相机的视角信息,计算出构件对应精细度的模型,从而实现模型的动态切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辅助设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人们使用自动化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专门适用于超大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场景,实现对海量三维几何数据的实时渲染,采用边下载边渲染的异步加载渲染机制。核心机制是基于云端的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简称LOD)技术和浏览器内存管理。
LOD在游戏中可以正常使用,但在Web端的BIM场景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游戏依赖本地加载,而具有LOD层级的文件存储于本地硬盘,无法满足Web端的动态加载需要。游戏模型的LOD层级一般为美术建模过程中手动创建,绝大部分BIM模型没有这个过程,因此无法手动生成LOD层级。游戏模型以展示效果为主,不存BIM数据的情况。LOD在游戏中可以正常使用,但在Web端则会出现各种问题。
有鉴于此,目前LOD在Web端的BIM场景中无法对三维几何数据的进行实时渲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LOD在Web端的BIM场景中无法对三维几何数据的进行实时渲染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建模数据;根据所述建模数据生成构件信息和几何数据;根据所述几何数据计算得到包围盒;以及基于所得到的包围盒以及构件的精细度,将构件生成多个不同精细度的模型,所述模型至少包括轮廓模型和实体模型,其中所述轮廓模型的精细度为最低,实体模型的精细度为最高。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得到的包围盒以及构件的精细度,将构件生成多个不同精细度的模型,所述模型至少包括轮廓模型和实体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构件所生成的多个不同精细度的模型进行存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模型加载方法,所述模型是根据所述的建模方法而生成的,所述模型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载第一缓存集,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多次运行所述模型加载方法后所存留的模型;获取相机的视角信息;根据所获取的相机的视角信息,计算出构件对应精细度的模型,并定义为待加载显示模型;去除所述第一缓存集中精细度超出待加载显示模型精细度的模型,并将所述第一缓存集中剩余的模型存储于第二缓存集;判断待加载显示模型所需的内存是否超出系统内存;当判断出待加载显示模型所需的内存未超出系统内存时,下载待加载显示模型中未超出系统内存的模型;以及将下载的模型进行渲染场景。
可选地,所述模型加载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判断出待加载显示模型所需的内存超出系统内存时,停止下载与所述待加载显示模型的精细度相匹配的模型。
可选地,所述去除所述第一缓存集中精细度超出显示模型的模型,并将所述第一缓存集中剩余的模型存储于第二缓存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加载显示模型中超出系统内存的模型所对应的构件;基于所获取的构件,获取在第二缓存集中相应的模型;将所述第二缓存集中的模型进行渲染场景。
可选地,所述模型加载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相机的视角是否发生改变;当判断出所述相机的视角发生改变时,重新获取相机的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1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型户外蓝牙音箱
- 下一篇: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