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0781.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钟起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起官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43/00;B08B5/02;B21D39/04;B21D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立柱 自动 加工 设备 整形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立柱整形装置和下料固定架,所述立柱整形装置包括立柱转动组件、立柱输送组件、立柱冲压组件、灰尘清理组件、立柱内圆旋压整形组件、立柱外圆旋压整形组件和两个立柱两边固定组件,所述立柱转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两个所述立柱两边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的顶部两端,所述立柱输送组件竖直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上,所述立柱冲压组件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上,所述立柱内圆旋压整形组件和立柱外圆旋压整形组件对称设置在下料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灰尘清理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立柱内管自动冲双扣和整形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立柱风扇是采用离心式风机的风扇,其采用圆柱形的立柱外形,置于房间内时不占空间;而且风扇叶面包裹在外壳内,较难触碰到,相对安全;而且声音比较小,安静无噪音。因这些优点,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扇立柱一般有立柱外管和立柱内管组成,在实际的用于中,将立柱的内管套在立柱内管中。
但是现有的风扇立柱加工装置在对立柱的外管和内管进行加工时,都是通过人工对立柱的外管和内管进行加工,包括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切割成所需的长度,然后转移到打孔机对内管和外管打孔,接着,需要将内管和外管转移到冲压机上进行冲双扣,冲完双扣后,还要对内管的两端内圆和外圆在整形机上进行整形,整个加工过程需要在多台设备之间转移,设备多投资大占空间,而且人工加工工作效率低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加工的误差,影响立柱的外管和内管的后续的使用。
现有的装置在对内管进行整形的过程中,整形的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内管的损坏,影响后续的加工,而且以来人工进行整形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架、立柱整形装置、下料固定架和立柱下料装置,所述立柱整形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下料固定架位于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立柱下料装置位于下料固定架上,所述立柱整形装置包括立柱转动组件、立柱输送组件、立柱冲压组件、灰尘清理组件、立柱内圆旋压整形组件、立柱外圆旋压整形组件和两个立柱两边固定组件,所述立柱转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且立柱转动组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两边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的顶部两端,所述立柱输送组件竖直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上,所述立柱冲压组件设置在立柱转动组件上且立柱冲压组件位于立柱输送组件的旁侧,所述立柱内圆旋压整形组件和立柱外圆旋压整形组件对称设置在下料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灰尘清理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侧壁上且位于立柱转动组件的上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风扇立柱自动加工设备的立柱整形装置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风扇立柱的内管和外管的两端进行固定:首先,在将立柱移动至立柱整形装置的立柱固定板上后,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转动带动驱动板在固定架上进行上下移动,驱动板向下移动带动立柱圆板向下移动,对放置在立柱固定板上的内管和外管的两端进行固定,防止在对外管和内管进行冲双扣和整形时,内管和外管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对内管和外管的加工作业;
步骤2.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冲双扣:然后,在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冲双扣时,冲压电机工作带动冲压杆转动,冲压杆上的弯管转动带动连接板转动从而带动冲压板在两个滑动座上进行上下移动,冲压板上下移动带动冲压头上下移动,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冲双扣作业;
步骤3.清理打孔和冲压后的灰尘和废渣:然后,在对立柱进行打孔和冲压作业后,需要对立柱上的灰尘和废渣进行清理,此时两个清理风扇工作对灰尘和废渣进行清理,以便后续立柱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起官,未经钟起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永磁直流马达驱动器的前馈控制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机箱静电消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