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像素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0458.6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雷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762;G06V10/774;G06V10/8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像素 特征 转移 融合 监督 行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像素转移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待识别的行人图像,作为输入图像;
步骤S20,基于所述输入图像,通过预训练的行人再识别模型得到行人再识别结果;所述行人再识别模型基于残差网络构建,其训练方法为:
步骤A10,获取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所述源域图像为有标签的行人图像;所述目标域图像为无标签的行人图像;
步骤A20,提取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的特征,作为第一特征、第二特征;
步骤A30,基于所述源域图像对应的标签、所述第一特征,通过预构建的交叉损失函数、三元组损失函数计算交叉熵损失、三元组损失,并求和,得到源域图像的总损失,作为第一损失;
步骤A40,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进行聚类,将聚类后各类的索引作为对应类中各目标域图像的伪标签;基于所述伪标签、所述第二特征,通过步骤A30的方法,得到目标域图像的总损失,作为第二损失;
步骤A50,基于所述第二特征,通过预构建的GAN损失函数计算GAN损失;并基于所述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特征,通过预构建的判别器获取判别结果,并计算判别损失;
步骤A60,将所述GAN损失、所述判别损失、所述第一损失、所述第二损失进行加权求和,作为特征转换损失;
步骤A70,基于所述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特征,通过预构建的解码器重构目标图像、源域图像;所述解码器基于K个卷积层构建;
步骤A80,基于重构的源域图像及原源域图像,计算L2损失、GAN损失,并将所述L2损失、所述GAN损失进行求和,得到源域重构损失;
步骤A90,基于重构的目标域图像及原目标域图像,通过步骤A80的方法得到目标域重构损失;并将所述源域重构损失、所述目标域重构损失求和,作为像素转移损失;
步骤A100,分别将所述第一特征与重构的目标域图像的特征、所述第二特征与重构的源域图像的特征进行双线性池化融合,得到源域池化特征、目标域池化特征,并通过行人再识别模型得到识别结果;基于所述源域池化特征、所述目标域池化特征以及对应的识别结果,通过步骤S30的方法,得到各池化特征对应的总损失,并求和,作为分类损失;
步骤A110,将所述特征转换损失、所述像素转移损失、所述分类损失求和,更新所述行人再识别模型的网络参数;
步骤A120,循环执行步骤A10-A110,直至得到训练好的行人再识别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素转移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0中“提取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的特征”,其方法为:通过预构建的编码器提取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的特征;所述编码器基于残差网络构建,将该残差网络的layer4舍弃,并在pool5层应用0.5的dropout,layer3的步长设置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素转移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解码器的K个卷积层,除最后一个卷积层外,其他各卷积层均采用批归一化,激活函数采用ReLU,最后一个卷积层由tanh映射到[-1,1]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素转移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器包括由Leaky ReLU激活的三个卷积层和一个FC层。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像素转移和特征转移相融合的无监督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构建的交叉熵损失函数为:
其中,Lcls表示交叉熵损失,yi表示第i张目标域图像的伪标签或源于图像对应的标签,Ii表示第i张目标域图像或源域图像,N表示目标域图像或源域图像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4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