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提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0408.8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会;葛东文;王洪光;田中太;黄树;李纬;陈辉;杨振涛;孙连治;李世杰;李亚斌;张远弟;吴国栋;林占明;李荷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08 | 分类号: | E21B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宁立存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装置 | ||
1.一种油管提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心管(1)、控流筒(2)和油管提液器(3);
所述中心管(1)的底部,用于与待处理的油管连接;
所述油管提液器(3)位于所述油管内,用于将所述油管内的污染物上提到所述中心管(1)内;
所述中心管(1)的中部设有割缝段(101),所述控流筒(2)环绕在所述割缝段(101)的外部;
所述割缝段(101)包括多条缝隙,用于将进入所述中心管(1)内的液体污染物排放到所述控流筒(2)内;
所述割缝段(101)的上部设有排放口(102),所述排放口(102)用于将进入所述中心管(1)内的固体污染物排放到所述控流筒(2)内;
其中,所述控流筒(2)的底部设有第一排出管(4)和第二排出管(5);
所述第一排出管(4),用于排出所述控流筒(2)内的液体污染物;
所述第二排出管(5),用于排出所述控流筒(2)内的固体污染物;
所述控流筒(2)内设有管状分隔腔(6),所述管状分隔腔(6)的一端与所述排放口(1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出管(5)连接,用于所述固体污染物排放至所述排放口(102)后,通过所述管状分隔腔(6)进入所述第二排出管(5);
其中,所述油管提液器(3)包括提液绳(301)和刮径弹性件(302);
所述提液绳(301)连接在所述油管提液器(3)的顶部,用于牵引所述油管提液器(3)在所述油管内上行或下放;
所述刮径弹性件(302)与所述油管的内壁贴合,用于刮削所述油管内的污染物,在所述油管提液器(3)上行时,将所述油管内的污染物上提到所述中心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提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分隔腔(6)包括第一侧立板(601)、第二侧立板(602)、连接板(603)、顶弧板(604)和底弧板(605);
所述第一侧立板(601)和所述第二侧立板(602)的一侧的上部、下部、中部分别与所述排放口(102)的两侧、所述连接板(603)的两侧和所述底弧板(605)的两侧连接;所述底弧板(605)的另外两侧分别与所述排放口(102)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603)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一侧立板(601)和所述第二侧立板(602)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控流筒(2)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立板(601)和所述第二侧立板(602)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弧板(604)的两侧连接;所述顶弧板(604)的另外两侧分别与所述排放口(102)的顶部和所述控流筒(2)的侧面连接;
所述第一侧立板(601)和所述第二侧立板(602)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控流筒(2)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603)的底部与所述控流筒(2)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侧立板(601)、所述第二侧立板(602)、所述连接板(603)、所述顶弧板(604)和所述底弧板(605),用于将所述管状分隔腔(6)从所述控流筒(2)内分隔,以使所述固体污染物排放到所述排放口(102)后,通过所述管状分隔腔(6)进入所述第二排出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提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净绳盒(7),所述净绳盒(7)与所述中心管(1)的顶部连接,用于所述提液绳(301)牵引所述油管提液器(3)上行至所述中心管(1)的顶部后,将所述油管提液器(3)固定在所述净绳盒(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提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绳盒(7)内设有弹性刮削组件(701)和绳帽腔(702);
所述弹性刮削组件(701)上设有通孔,所述提液绳(301)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弹性刮削组件(701),用于在所述提液绳(301)牵引所述油管提液器(3)上行时,刮掉所述提液绳(301)上的污垢;
所述油管提液器(3)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绳帽腔(702)匹配的绳帽头(303),所述油管提液器(3)与所述净绳盒(7)通过所述绳帽头(303)和所述绳帽腔(702)连接,以将所述油管提液器(3)固定在所述净绳盒(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4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