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8163.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程利娟;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及其 接触 | ||
本发明关于一种弯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该弯式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前端的插接端子和后端的长排端子,所述绝缘体尾部端面上围绕任一长排端子的安装孔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在热熔工艺下融化并将长排端子靠近引脚的部分与绝缘体包覆在一起的凸部。本发明通过热熔工艺,在长排端子尾部增加与绝缘体有同等材质的塑料或橡胶等材质,将长排端子引脚附近的位置包括在绝缘体中,增强长排端子的固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需要将金属接触件以强装或其它方式装配进塑料或橡胶等材质的绝缘体中,配对连接器两者的接触件的接触可以实现信号传递,目前对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要求普遍偏高,对接触件的结构设计需要有很好的阻抗配比性。目前,连接器的安装形式趋于多样化,弯式连接器在电子行业普遍应用,但现有弯式连接器存在接触件装配不可靠,在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有接触件有脱针和晃动的现象发生。
对于弯式连接器的长排端子来说,一般的连接器没有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和保护作用,在运输或不断触碰的过程中,长排端子容易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到一种适用于弯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该接触件可以通过自身的锚固结构强装于绝缘体内,避免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有脱针和晃动的现象发生,该连接器还通过热熔工艺,在长排端子上侧增加与绝缘体有同等材质的塑料或橡胶等材质,将长端子引脚附近的位置包括在绝缘体中,增强长排端子的固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式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和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前端的插接端子和后端的长排端子,所述绝缘体尾部端面上围绕任一长排端子的安装孔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在热熔工艺下融化并将长排端子靠近引脚的部分与绝缘体包覆在一起的凸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弯式连接器,其中所述凸部与绝缘体材质相同。
前述的弯式连接器,其中所述长排端子被所述凸部热熔后包覆的部分外周向外凸起形成热熔固定区。
前述的弯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插接端子包括前端用于与对插端的接触件接触实现信号传输的接触区和后端用于与绝缘体配合实现接触件在绝缘体中固定的锚固区,且接触区的横截面积小于锚固区的横截面积。
前述的弯式连接器,其中所述锚固区通过其外周凸起结构与绝缘体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绝缘体内的固定。
前述的弯式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引脚由长排端子尾部弯折后形成,该引脚穿过其中两个凸部与绝缘体围成的凹槽并被该凹槽限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式接触件,包括前端的插接端子和后端的长排端子,所述长排端子尾部靠近焊接引脚的位置外周向外凸起形成用于与其绝缘体安装孔尾部端面上的凸部热熔后的胶体配合形成包覆层实现与绝缘体之间固定的热熔固定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弯式接触件,其中所述的插接端子包括前端用于与对插端的接触件接触实现信号传输的接触区和后端用于与绝缘体配合实现接触件在绝缘体中固定的锚固区,且接触区的横截面积小于锚固区的横截面积。
前述的弯式接触件,其中所述的焊接引脚由长排端子尾部弯折后形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