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77348.4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A·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ODU两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2;H01R13/52;H01R13/03;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 地址: | 德国因河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连接器 | ||
1.一种自适应连接器,包括接触插头、片层梳以及适配器元件,其中所述片层梳的片层与所述接触插头电接触,所述接触插头与所述片层梳以机械上不可分离但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接触插头能够相对于所述片层梳在大于2°的角度范围内枢转,同时保持所述接触插头和所述片层梳的片层之间的接触,和/或所述接触插头能够相对于所述片层梳沿至少一个方向在大于1毫米的平移范围内平移移动,所述接触插头或所述片层梳形成适配器元件的一部分,所述适配器元件的一端具有所述接触插头或所述片层梳,另一端具有连接插头或连接片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设有用于将其偏置在静止位置的弹性偏置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适配器元件,所述适配器元件的一端具有所述接触插头或所述片层梳,另一端具有连接插头或连接片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适配器元件彼此电隔离,并且所述适配器元件以机械上不可分离但可移动的方式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两个片层梳,其中每个片层梳沿着直线延伸并且两个片层梳的直线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片层篮形式的片层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元件至少部分地被壳体围绕,并且所述弹性偏置元件向着所述壳体偏置各自的适配器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适配器元件密封到所述壳体,以防止流体从所述适配器元件的一端流到另一端。
8.一种自适应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电隔离的适配器元件,其中每个适配器元件包括位于所述适配器元件的两端中的任一端的连接插头或连接片层装置,一端的连接插头或连接片层装置与另一端的连接插头或连接片层装置电连接,所述适配器元件以机械上不可分离但可移动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任一适配器元件能够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适配器元件在大于4°的角度范围内枢转,和/或任一适配器元件能够相对于任何另一个适配器元件沿至少一个方向在大于2毫米的平移范围内平移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设有用于将其偏置在静止位置的弹性偏置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的一端设有圆形对称的连接插头或圆形对称的连接片层装置,另一端设有非圆对称的连接插头或非圆对称的连接片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在其两端的每一端设有连接片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两个片层梳,其中每个片层梳沿着直线延伸并且两个片层梳的直线彼此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片层篮形式的片层梳。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元件至少部分地被壳体围绕,并且所述弹性偏置元件向着所述壳体偏置各自的适配器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适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适配器元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适配器元件密封到所述壳体,以防止流体从所述适配器元件的一端流到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DU两合有限公司,未经ODU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73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网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机载太赫兹合成孔径雷达及成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