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6995.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林;秦卫东;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林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电力 施工 智能 调节 保护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包括保护竖支架和跨线旋转架,所述的保护竖支架设为两个,两个保护竖支架的底端均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设为梯形结构,每个连接块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旋转孔,跨线旋转架设为两个,所述的跨线旋转架包括旋转侧梁和旋转杆,两个相互平行的旋转侧梁两端分别与旋转杆垂直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的跨线旋转架的旋转杆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块上的旋转孔连接,所述的保护竖支架与旋转侧梁之间通过自动开口装置,有效的对不同场合和电缆间隔下的电缆进行有效的调节式的跨线固定,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跨线架对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程度,以有效的提高带电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高低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方面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步发展的同时,当前对于变电配电方面的高低压设备的后期运行和维护方面,尤其是对于高压电缆的维护方面,在输配电线路施工中,当跨越配电线路时,传统上需要将被跨越的配电线路停电,操作复杂,人工成本较高,而且现阶段有很多电气设备进入到运行之后就是需要保持一致的不停机的运行状态,因此不能对任何线路都能够按照计划停电,并且在实际施工时,由于线路和实际场地的不合理性,按照原始停电跨越线路处理维护的情况下,既会对运行中的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增加了跨越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输电施工时的难度和施工成本,并且还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通过对传统的跨线架进行改进,在原有的跨线架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可以智能化自动开口装置,并且与自动锁固装置相互配合,以有效的对不同场合和电缆间隔下的电缆进行有效的调节式的跨线固定,在有效的形成绝缘屏障效果下,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跨线架对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程度,以有效的提高带电施工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同时本申请采用远程控制,有效的实现跨线架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操作时的安全性能,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施工安全隐患,采用可遥控移动调节的卡槽滚轮移动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跨线架在到线上进行横向移动,以便无人机的二次吊装处理,有效的提高吊装的便捷性,提高吊装效率,且本申请所采用的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生产制作,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够有效的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以有效的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通过对传统的跨线架进行改进,在原有的跨线架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可以智能化自动开口装置,并且与自动锁固装置相互配合,以有效的对不同场合和电缆间隔下的电缆进行有效的调节式的跨线固定,在有效的形成绝缘屏障效果下,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跨线架对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程度,以有效的提高带电施工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同时本申请采用远程控制,有效的实现跨线架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操作时的安全性能,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且本申请所采用的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生产制作,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够有效的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电力施工用智能调节式的跨线保护架,包括保护竖支架和跨线旋转架,所述的保护竖支架设为两个,两个保护竖支架的底端均设有连接块,两个保护竖支架顶端与翻线吊杆之间通过旋转结构连接,所述的连接块设为梯形结构,每个连接块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旋转孔,跨线旋转架设为两个,所述的跨线旋转架包括旋转侧梁和旋转杆,两个相互平行的旋转侧梁两端分别与旋转杆垂直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的跨线旋转架的旋转杆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块上的旋转孔连接,所述的保护竖支架与旋转侧梁之间通过自动开口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林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林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