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耐压测试指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6929.6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施林康;李凌飞;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胡家铭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断路器 耐压 测试 指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耐压测试指示装置,包括指示面盖和壳体。指示面盖上包含“正常运行工作位置”和“耐压测试位置”的文字指示信息。壳体上部设有滑盖,壳体中设有漏电关闭结构和牵引杆,滑盖中竖直开有旋钮孔,滑盖底部两侧设有爪板,滑盖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和定位槽,滑盖一侧设有牵引杆连接部,牵引杆连接部底面开有牵引杆槽,壳体顶部两侧设有直轨面,壳体顶部设有定位凸点,滑盖一侧设有牵引杆,牵引杆中部铰接于断路器操作机构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实现清晰而明确的允许产品进行耐压测试的指示功能。本发明在进行耐压测试,防止操作人员对产品进行再扣、合闸和分闸的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涉及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耐压测试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漏电保护断路器没有允许产品进行耐压测试的指示装置,从而容易造成耐压测试时,漏电功能电子线路板部分被直接击穿而损坏产品;
现有一些技术尽管实现了局部的指示功能,但不能避免在耐压测试时操作人员对漏电保护断路器误合闸操作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耐压测试指示装置,一方面实现允许产品进行耐压测试的指示功能,另一方面实现在耐压测试时,防止操作人员对产品进行再扣、合闸和分闸的误操作。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耐压测试指示装置,包括指示面盖和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滑盖,所述壳体中设有漏电关闭结构和牵引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盖中竖直开有旋钮孔,所述滑盖底部两侧设有爪板,所述滑盖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和定位槽,所述滑盖一侧设有牵引杆连接部,所述牵引杆连接部底面开有牵引杆槽,所述壳体顶部两侧设有直轨面,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定位凸点,所述滑盖一侧设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围绕中部转动,所述牵引杆上部位于所述牵引杆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爪板呈内八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电关闭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部转动安装旋钮,所述支架中滑动安装滑块,所述滑块上部连接旋钮,所述滑块中部安装接触扭簧,所述滑块一侧设有漏电保护功能线路板的针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下部安装复位弹簧;所述旋钮上部设有旋槽,所述旋槽上部设有标识,所述旋钮中部为旋钮轴部,所述旋钮下部设有提升斜面,所述提升斜面一侧面为限位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部开有支架通孔,所述支架通孔下方开有支架滑槽,所述支架通孔下部为通孔下沿,所述通孔下沿上设有挡台;所述滑块中部设有引线安装结构;所述引线安装结构从上至下设有C相引线安装结构、B相引线安装结构、A相引线安装结构;所述接触扭簧包括C相接触扭簧、B相接触扭簧、A相接触扭簧;所述漏电保护功能线路板的针脚从上至下设有C相引脚、B相引脚、A相引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旋槽为一字槽,所述标识为箭头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相引线安装结构包括C相导柱,所述C相导柱下部设有C相挡架;所述B相引线安装结构包括B相导柱,所述B相导柱下部设有B相挡架,所述A相引线安装结构包括A相导柱,所述A相导柱下部设有A相挡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滑槽侧面设有导向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面盖包含“正常运行工作位置”和“耐压测试位置”的文字指示信息。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紧凑,实现清晰而明确的允许产品进行耐压测试的指示功能,防止耐压测试时产品漏电功能电子线路板部分被直接击穿而损坏产品。
2、本发明在耐压测试时,防止操作人员对产品进行再扣、合闸和分闸的误操作,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