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分段LCD的车辆仪表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6764.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培;柳旼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H05B45/30;G02F1/1335;B60K37/04;B60Q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瞿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段 lcd 车辆 仪表板 | ||
一种具有分段LCD的车辆仪表板,包括:分段液晶显示(LCD)面板,其包括多个分段、包括液晶的液晶区域、以及被构造为使得其中不布置液晶的至少一个液晶坝区域;基板,其布置在分段LCD面板下方;布置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对应于分段LCD面板的背光;以及布置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光源,第二光源的光被单独地控制,其中至少一个液晶坝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与每个第二光源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分段液晶显示器(LCD)的车辆用仪表板。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提供关于动力总成的操作状态(例如,每分钟转数(RPM))和车辆速度的信息,并且具有指示各种功能是否被激活或失效的警告灯。
这种仪表板注重可视性和功能性,因此是根据模拟式刻度盘和简单的警告灯进行配置的。然而,诸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等的显示面板目前倾向于应用于仪表板,以显示品牌差异或为各种用户体验提供各种视觉效果。
图1A至图1C是示出包括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的仪表板的配置的视图。
首先,图1A示出了仪表板,在该仪表板中,位于仪表板左侧的RPM计和位于仪表板右侧的车速计以模拟方式实现,并且TFT-LCD 10设置在仪表板的中央。这样的仪表板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制造,但是难以向客户提供高级规格的图像。
接下来,图1B示出了完整的LCD型仪表板,其整体由TFT-LCD 20形成。这种仪表板可以提供高级的外观并表达各种图形图像,但是以相对较高的成本制造。
图1C示出了整体上由分段LCD形成的仪表板,并且仅其区域形成为TFT-LCD 30。这里,分段LCD是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具有预定形状的多个分段被选择性地激活,并且通过激活的分段的组合来实现期望输出的图像。这样的仪表板可以提供与整个LCD型仪表板相似的视觉图像,但是其制造成本要低于完整LCD型仪表板,并且可以视为图1A所示的仪表板和图1B所示的仪表板之间的折衷妥协。
仪表板为驾驶员提供了驾驶必不可少的信息,因此必须满足与安全相关的标准。作为此类安全相关标准的代表示例,有ISO26262。ISO26262是与汽车安全相关的核心部件有关的国际标准,代表对汽车功能安全的要求,由几个部分组成以管理系统的功能安全,并在系统、硬件和软件级别指定产品开发协议。在ISO 26262中定义的车辆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中,与仪表板相关的部分属于ASIL-B。
更详细地,ASIL-B要求监视与驾驶/刹车相关的警告灯是否打开或失效(即开/关/失效),例如,用于驻车制动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驻车制动器(EPB)、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等的警告灯。
为了满足这些法规,在图1A所示的仪表板中,可以将发光二极管(LED)分别分配给作为法规适用对象的每个警告灯以及每个警告灯的操作都可以通过LED驱动器进行监控。
此外,在图1B所示的全LCD型仪表板中,警告灯被实现为显示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安全定时控制器(T-CON)感测显示器和处理器之间的图像失真或LCD面板的异常来监视每个警告灯的运行。
但是,当在图1C所示的分段LCD型仪表板中,各个与驾驶/刹车相关的警告灯实现为分段LCD上的某些分段时,传统的分段LCD不具有监视各个分段是否被单独打开或失效的功能,因此不能满足ASIL-B的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采用分段LCD的车辆用仪表板。具体的实施例涉及能够感测特定警告灯的故障的车辆用仪表板。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分段LCD的车辆仪表板,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分段LCD型仪表板,其能够单独地监视警告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