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6645.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申新波;黄永周;李杨;王学龙;白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8 | 分类号: | E04F13/08;E04F1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19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垂直 混凝土 墙面 干挂瓦 固定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包括垂直墙体,垂直墙体上铺设有若干层干挂瓦单元,每层干挂瓦单元包括若干支架、连接管、螺纹支杆和瓦片,若干支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若干螺纹支杆;所述瓦片卡接在同层相邻两个螺纹支杆之间,瓦片下方抵在下层的螺纹支杆上。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干挂瓦排版;步骤2:固定龙骨安装:将若干支架、连接管和螺纹支杆进行安装;步骤3:干挂瓦铺装:将瓦片与螺纹支杆安装。本发明可实现在垂直墙体上铺装瓦片,瓦片铺装后可达到鳞片状干挂瓦效果,满足建筑设计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改造及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文物建筑或是仿古建筑的保护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施工中,仿古砖、干挂瓦应用量居多,干挂瓦目前主要应用于坡屋面,干挂瓦通过水泥砂浆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屋面,但大大增加了原屋面结构的负荷,或是通过龙骨结构进行固定,龙骨固定方式需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否则瓦片遇到振动或是大风天气易发生掉落风险。
以授权公告号CN 211007333 U公开的一种仿古建筑琉璃瓦坡屋面挂瓦结构为例,其挂瓦固定结构复杂,所采用的固定部件多为定制,虽可满足建筑需求,但施工成本较高,而且仅适用于倾斜屋面施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干挂瓦独特的外形,其在铺装后增加了建筑物的立体感和质地感,而为了满足建筑效果以及设计意境,如何在建筑物垂直墙面铺装干挂瓦,既能达到鳞片状干挂瓦的建筑效果,又能实现干挂瓦与墙面固定结构的良好隐藏。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干挂瓦固定结构不适用于垂直墙面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对固定龙骨的合理设计可使干挂瓦铺装于垂直墙面,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可满足建筑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垂直混凝土墙面干挂瓦固定结构,包括垂直墙体,所述垂直墙体上铺设有上下层叠排布的若干层干挂瓦单元,每层所述干挂瓦单元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支架、连接管、螺纹支杆和瓦片,若干所述支架固定于垂直墙体,若干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螺纹支杆,螺纹支杆垂直于垂直墙体,相邻两层干挂瓦单元的螺纹支杆之间上下交错排布;
所述螺纹支杆前端向下弯折后连接有仿旧帽头,螺纹支杆上设置有一个锁紧螺母和两个限位螺母;所述瓦片截面呈弧形,瓦片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支杆之间,所述锁紧螺母和仿旧帽头配合夹持瓦片上方,瓦片下方向垂直墙体一侧倾斜后、抵在下层干挂瓦单元的螺纹支杆上,两个所述限位螺母配合夹持瓦片下方;
若干层干挂瓦单元的所述瓦片上下错缝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角铁结构,支架呈“┌”形布设在垂直墙体,支架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垂直墙体;
所述连接管为方管结构,连接管和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支杆包括依次排布的直段、下弯段和所述仿旧帽头,所述直段上分布两个所述限位螺母,直段一端向下弯折构成所述下弯段,下弯段上分布一个所述锁紧螺母;
所述瓦片上方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形豁口。
进一步地,所述直段通过螺母与连接管连接紧固;
所述瓦片上方卡接在同层的相邻两个螺纹支杆的下弯段之间,下弯段置于豁口内,所述锁紧螺母和仿旧帽头配合夹持所述瓦片,瓦片下方抵在下层干挂瓦单元的螺纹支杆的直段上,两个所述限位螺母配合夹持所述瓦片。
进一步地,所述瓦片呈倾斜状布设,相邻两层干挂瓦单元的瓦片之间部分相互叠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