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76270.4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喻明浩;王瑞;邱泽洋;白传鑫;郑博睿;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瑶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雾化 速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包括有外壳,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下方,外壳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管单元,外壳顶端开口处安装有杯盖单元,外壳的腔体内设置有进气管支架,进气管支架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连通的喇叭形端口、上吸水管、容水腔单元及下吸水管;进气管单元穿过进气口后与容水腔单元连接。该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相比市面上现有的雾化杯能产生更小的雾化颗粒,并且雾化速度可以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和气液两相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
背景技术
雾化杯是一种将液体雾化喷出,液体颗粒均匀悬浮于空中的装置。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疗器械上。
目前,市场上普遍在售的雾化杯主要为压缩雾化器,且多应用于医疗领域。空气压缩式雾化杯通过压缩空气获得高速气体,随之产生的负压能够吸引液体流入,进而两相混合碰撞相互作用,最后产生高速喷雾。
虽然雾化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虽然已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部分雾化杯仍面临以下问题:(1)雾化杯雾化的颗粒较大、不均匀、易碰撞结合,对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存在使用风险;(2)雾化杯的雾化速率不能调节。如果雾化速率太快,则对人体的口鼻有明显冲击;如果雾化速率太快,则其耗费时长长、消耗能源多,雾化效率低。因此,现在的雾化杯具有雾化颗粒较大、雾化效率低的缺点,对治疗呼吸道疾病,特别是下呼吸道疾病,效果十分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相比市面上现有的雾化杯能产生更小的雾化颗粒,并且雾化速度可以调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雾化速率的雾化杯,包括有外壳,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下方,外壳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管单元,外壳顶端开口处安装有杯盖单元,外壳的腔体内设置有进气管支架,进气管支架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连通的喇叭形端口、上吸水管、容水腔单元及下吸水管;进气管单元穿过进气口后与容水腔单元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容水腔单元包括有呈阶梯状连接的容水腔管体及出气管体;进气管单元与容水腔管体连接。
进气管单元包括有前端进气管及后端进气管,前端进气管与后端进气管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节能环;后端进气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孔口,后端进气管设置在容水腔管体内。
节能环的环形孔口的横截面面积和前端进气管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0.429。
杯盖单元包括有环状框架,环状框架安装在外壳顶端开口处;环状框架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半圆挡片,第一半圆挡片圆心处设置有转轴容纳腔;还包括有第二半圆挡片,第二半圆挡片的圆心处设置有转轴,转轴安装在转轴容纳腔内,第二半圆挡片上表面设置有拨块。
下吸水管的底端外壁还设置有吸水盘,吸水盘的边缘处平均分布有若干个缺口。
外壳为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筒状壳体及倒置的圆台体壳体,进气口及出气口设置在筒状壳体的侧壁上,杯盖单元安装在筒状壳体的顶端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温室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储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