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连接器的晶片、正交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75330.0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鲁中原;杨兆振;林杨;潘波;程喜乐;史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71;H01R13/40;H01R12/73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郑英飞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连接器 晶片 组件 | ||
1.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框架(203),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205),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04),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为弯式端子;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201)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202),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包括位于安装端(201)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204)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信号触头(2041),接地端子(205)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接地触头(2051),信号端子(204)和接地端子(205)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203)内的本体部分(207),本体部分(207)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垂直弯折,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相互平行;
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2041)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2041)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中的安装端(20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弯折布置,其弯折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通过弯折安装端(201)来保证与相邻晶片的安装端子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连接器的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203)上对应于各安装端子均设有加强凸起(208),加强凸起(208)位于对应安装端子的沿第三方向的一侧。
3.一种正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晶片(200),设于壳体(100)上,晶片(200)包括:
绝缘框架(203),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205),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04),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为弯式端子;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201)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202),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包括位于安装端(201)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204)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信号触头(2041),接地端子(205)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接地触头(2051),信号端子(204)和接地端子(205)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203)内的本体部分,本体部分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垂直弯折;
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2041)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2041)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晶片(200)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
相邻两晶片(200)中至少一个晶片(200)的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201)均相对于对应的本体部分(207)弯折布置,其弯折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以使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任意相邻两晶片(200)的安装端子之间的间距大于对应两晶片(200)之间接地触头(2051)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细碎对辊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无痕塑封的模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