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岛静力爆破预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4007.1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王旭宏;吕涛;杨球玉;卢景景;沈贻欢;徐福通;刘锋;李昶;江飞飞;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F42D1/10;F42D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力 爆破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核岛静力爆破预裂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核岛爆破的质量。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需要确定钻孔规则以及钻孔设备;使用钻孔设备根据钻孔规则沿着预裂区岩体进行钻孔,得到多个炮眼;当炮眼符合炮眼要求时,再确定合适型号的静力破碎剂;将静力破碎剂和水按预设的水灰比倒入桶中,拌成流质状态的浆体后,将浆体同时灌入多个炮眼内,用捅杆将炮眼捣实后用堵塞材料封堵炮眼的孔口,进行静力爆破。本方案利用静力破碎剂水化反应产生的膨胀力使预裂区岩体较为缓慢地开裂,与预裂技术相结合,静力爆破形成预裂缝(面),在主爆区岩体爆破时,可以减弱主爆区岩体爆破时对保留区岩体的破坏,从而提高核岛爆破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岛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岛静力爆破预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核电利用核裂变能产生蒸汽,具有运输成本少、效益高、清洁、污染少等优点,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一种新能源。自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核电已逐步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规模长期保持全球第一。核岛建设包括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电气厂房、安全厂房等建设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常规火电厂等工程相比,规模更大、质量要求更高、施工工期更紧,安全防护要求更高。
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之中,基坑爆破开挖质量至关重要,规范规定爆破不应使建基面岩体产生大量爆破裂隙,不应使已有的节理裂隙面、层面等弱面明显恶化,爆破震动控制也须符合更加严格的标准。为确保预留基岩完整性以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应严格控制爆破施工影响。
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爆炸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达到工程目的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效应,如爆破振动、空气冲击波及噪声、有害气体、粉尘及爆破飞石等,为严格控制爆破范围、减少爆破施工对核岛基岩的破坏,施工中爆破设计中常会采取一些措施。目前,核岛地下工程基础爆破作业主要采取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松动爆破这等方法来减小保留岩体爆破损伤,但这些仍属于使用炸药爆破,产生的震动易使基岩产生裂隙,并且危险性较大,操作繁琐,防护措施工作量大,核岛爆破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岛静力爆破预裂方法,可以提高核岛爆破的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岛静力爆破预裂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爆破工程岩体,所述工程岩体包括主爆区岩体、保留区岩体以及位于所述主爆区岩体与所述保留区岩体间的预裂区岩体,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工程岩体的岩石特性以及预设的岩石特性与钻孔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钻孔规则以及钻孔设备;
使用所述钻孔设备根据所述钻孔规则沿着所述预裂区岩体进行钻孔,得到多个炮眼;
清洗所述炮眼,并检查所述炮眼是否符合炮眼要求;
当所述炮眼符合所述炮眼要求时,根据施工温度确定合适型号的静力破碎剂;
将所述静力破碎剂和水按预设的水灰比倒入桶中,拌成流质状态的浆体后,将所述浆体同时灌入多个所述炮眼内,用捅杆将所述炮眼捣实后用堵塞材料封堵所述炮眼的孔口,进行静力爆破;
静力爆破结束后,对所述预裂区岩体的预裂缝岩渣进行清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钻孔规则包括钻孔的位置、孔径、孔深以及孔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堵塞材料的堵塞长度为L1,其中:
L1=1a~1.2a,所述a为所述孔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堵塞材料为普通堵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钻孔设备的钻头直径不大于89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静力破碎剂和水按预设比例倒入桶中,拌成流质状态的浆体,将所述浆体同时灌入多个所述炮眼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