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及路基加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2653.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阎雪峰;吕鹏;周娜;郝军兵;史晓东;任东杰;陈晓辉;降志强;乔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魏笑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加宽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干第一填筑构件(1),分别沿预设在老路基(8)的第一台阶面叠摞,并设在老路基(8)的外侧,且若干所述第一填筑构件(1)的外侧形成第二台阶面;
挡板桩(3),设置在第二台阶面外侧与路基及底部垫层或下层第一填筑构件(1)连接;所述挡板桩外侧底部铺设土工格栅(4),所述土工格栅(4)的一端弯折形成边坡腔(41);
第三填筑构件(5),设置在所述边坡腔(41)内;
若干第二填筑构件(2)在土工格栅(4)上方整齐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4)的弯折端位于所述第二填筑构件(2)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二填筑构件(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4)的弯折端通过U形钉(6)与路基及底部垫层或下层第二填筑构件(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的所述第一填筑构件(1)的顶部、所述第二填筑构件(2)的顶部、所述挡板桩(3)的顶部以及所述边坡腔(41)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所述第一填筑构件(1)的顶部、所述第二填筑构件(2)的顶部以及边坡腔(41)的顶部设置防渗土工膜(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桩(3)为若干个,所述挡板桩(3)与路基及底部垫层或下层第一填筑构件(1)连接,相邻所述挡板桩(3)错位设置;所述挡板桩(3)设有用于与路基及底部垫层或下层第一填筑构件(1)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若干固定柱(31),每一个所述固定柱(31)的一端均与所述挡板桩(3)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筑构件(1)和所述第二填筑构件(2)均包括格宾石笼和填在格宾石笼内的建筑填料;所述第三填筑构件(5)包括反滤包裹袋和设在反滤包裹袋内的建筑填料,所述反滤包裹袋设置在所述边坡腔(41)内。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路基加宽结构的路基加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老路基(8)的一侧根据尺寸要求,对路基进行分级开挖成台阶状,新路基与老路基(8)的连接处为第一台阶面;
将第一填筑构件(1)放置在路基内,并使第一填筑构件(1)与第一台阶面接触,在第一填筑构件(1)远离老路基(8)的一侧设置挡板桩(3),并将挡板桩(3)固定在路基及底部垫层上;
将另一个挡板桩(3)插在第一填筑构件(1)上,并对第一填筑构件(1)浇筑液态粉煤灰、使得第一填筑构件(1)与路基及底部垫层固定;
在第一填筑构件(1)养护时,在挡板桩外侧底部铺设土工格栅(4),并使土工格栅(4)远离第一填筑构件(1)的一端弯曲形成边坡腔(41);将土工格栅(4)的弯曲端固定在路基及底部垫层或下层第二填筑构件(2)上,并将反滤包裹袋设置在边坡腔(41)内;
在土工格栅(4)上整齐放置第二填筑构件(2),并对第二填筑构件(2)浇筑液态粉煤灰,使得第二填筑构件(2)与第一填筑构件(1)和边坡腔(41)连接,完成第一层的铺设;
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步骤,逐层施工直至与老路基(8)的高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基加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至与老路基(8)的高度相同后,在新路基上铺设防渗土工膜(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6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