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1976.1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瑜;丁丁;王超林;毕靖;全大国;李佳申;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桥头 过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包括桥台、路基、第一固结板、第二固结板、第一搭板、第二搭板、钢柱及槽钢;第一固结板固结桥台端,第二固结板固结路基端,并分别与第一、第二搭板相铰接,第一搭板与第二搭板中间留有槽孔,槽钢穿过槽孔连接第一搭板与第二搭板,第一搭板与第二搭板可随铰接处自由转动,当没有沉降差时,固结板和搭板角度为180度,当路基一侧沉降较大时,搭板与固结板发生转动,搭板与搭板伸长一定长度,使路基段与桥台之间有一个过渡段,当发生差异沉降时,不用人为的去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沉降差自动调节,设置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路桥过渡段是限制道路交通整体快速发展的一颗毒瘤,桥头跳车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因刚度不同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从而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目前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主要有设置桥头搭板、土工格栅等,有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方法却还不尽如人意。如设置的桥头搭板会随着路堤的沉降折断,进而失去应有的高度过渡和承载能力。
桥头跳车不但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桥头跳车还会使得所运输的物品产生损毁,因此,探讨桥头跳车现象,对此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维修方案,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由于刚性桥台与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创新设计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包括桥台、路基、第一固结板、第二固结板、第一搭板、第二搭板、钢柱及槽钢;
所述第一固结板固结在桥台端,所述第一固结板与第二固结板通过所述钢柱铰接,所述第二固结板固结在路基段,所述第二固结板与第二搭板通过所述钢柱铰接,且都可以随铰自由转动;
所述第一搭板与所述第二搭板上均留有槽孔,所述第一搭板与所述第二搭板通过所述槽钢连接;
所述第一搭板与所述第二搭板可自由伸缩;
所述槽钢的厚度略小于所述槽孔的高度,以保障所述槽钢可以较好地在所述槽孔内滑动;
所述第一固结板与所述第二固结板通过预埋的方式使其与桥台端和路基段固结,各构件尺寸依据承受的极限荷载计算。
有益效果在于:
当没有沉降差时,固结板和搭板角度为180度,当路基一侧沉降较大时,搭板与固结板发生转动,搭板与搭板伸长一定长度,使路基段与桥台之间有一个过渡段,该装置最大的优点在于,当发生差异沉降时,不用人为的去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沉降差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