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VR蒸发结晶去除氨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1898.5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李承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3 | 分类号: | B01D53/73;B01D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mvr 蒸发 结晶 去除 脱硫 浆液 氯离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VR蒸发结晶去除氨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装置及方法。脱硫塔内硫铵溶液通过泵输送到MVR蒸发结晶系统,溶液在蒸发循环泵的作用下,泵入加热器加热,再进入蒸发分离室闪蒸,闪蒸出的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二次压缩提高压力和温度后,进入加热器壳程作为加热蒸汽,冷凝水排走。硫铵溶液在蒸发过程中,不断浓缩至结晶,在溶液固含量达到10‑20%后,泵入离心分离系统分离脱水出料,将溶液中的氯离子以氯化铵形式结晶出料加以去除,离心分离的母液回到母液槽,再通过母液泵打回蒸发分离室循环使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氨法脱硫系统的氯离子及氟离子,运行能耗低,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VR蒸发结晶去除氨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装置及方法,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是一种脱硫效率高、可回收利用率高、无三废排放的先进脱硫技术,在全国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因锅炉煤或工艺水中富含氯离子或氟离子,氨法脱硫又是一个闭式循环系统,导致氨法脱硫系统中溶液氯离子含量很高,当氯离子含量超过40000ppm后,会对脱硫系统的循环泵、离心机等动设备产生严重的腐蚀,极大影响氨法脱硫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增加业主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MVR蒸发结晶去除氨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VR蒸发结晶去除氨法脱硫浆液中氯离子装置。所述装置内包含MVR蒸发结晶系统;所述MVR蒸发结晶系统包括进料泵、蒸发循环泵、加热器、蒸发分离室除雾器、蒸发分离室以及蒸汽压缩机;所述进料泵通过管道把脱硫塔内硫铵溶液输送到MVR蒸发结晶系统中;所述硫铵溶液经蒸发循环泵传输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硫铵溶液会通过管道输送到蒸发分离室中进行闪蒸;闪蒸出的蒸汽通过蒸发分离室除雾器除去夹带的液沫后会通过蒸汽压缩机进行二次压缩;压缩后的蒸汽会返回至加热器作为加热蒸汽,冷凝水排走;其中管程走硫铵溶液,壳程走二次蒸汽。
在蒸发过程中,硫铵溶液不断浓缩至结晶,通过MVR蒸发结晶系统对富含氯离子和氟离子的硫铵溶液进行浓缩结晶,蒸发出的蒸汽通过蒸汽压缩机再次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再送回加热器壳程加热硫铵溶液,实现能源再度利用,减少耗能。
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离心分离系统;所述离心分离系统包括母液泵、母液槽以及离心分离装置;所述蒸发结晶系统中产生的晶体及溶液在蒸发循环泵下进入离心分离系统进行分离;通过离心分离装置脱水出料;离心分离出的母液通过管道回到母液槽;再通过母液泵打回蒸发分离室循环使用。
通过离心分离系统能够将浆液中富含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固体分离出来,分理出的固体含水量在5%左右。而且离心分离的母液不能回氨法脱硫系统,而是送入MVR蒸发结晶系统循环使用,直至全部消耗。不仅可以避免整个装置运行的负担,还能有效针对各系统完成相对应的功能。使得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较佳的,所述蒸发循环泵采用轴流泵,材质为TA2;蒸发分离室的材质为TA2;蒸发分离室除雾器的材质为PP;蒸发分离室除雾器形式采用平板式结构(TA2为工业钛,PP为聚丙烯)。
蒸发循环泵的材质也可以选择碳化硅。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用以制成的高级耐火材料,耐热震、体积小、重量轻而强度高,节能效果好。
蒸发分离室除雾器形式不仅可以采用平板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屋脊式结构或者丝网除雾器结构,同样的,除雾器形式甚至可以是平板、屋脊或丝网除雾器等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通过蒸发分离室除雾器可以将气体中夹带的雾沫(雾滴)除去,回收昂贵的雾滴(贵重物料),或净化气体减少气体中的杂质。
较佳的,所述的蒸汽压缩机采用罗茨式风机;所述风机的温升最高能达到20-22℃,过流部件采用碳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预制棒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POGO端子自动装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