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1792.5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睿;刘明忠;郑永康;吴杰;罗荣森;李世龙;龙呈;陈进;段翔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控制 间隙 避雷器 雷电 过电 压下 状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及方法,系统中的冲击电压发生器、避雷器和分流器串联,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流器均接地;分压器连接于冲击电压发生器且分压器接地;第一示波器与分压器的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且第一示波器的输出端接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且电容C1连接于冲击电压发生器,电容C3接地;真空开关并联于电容C2和电容C3的两端,第二示波器并联在电容C3的两端;且第二示波器接地;复合型羊角间隙并联在电容C1的两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及方法,检验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是否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控制间隙不动作而避雷器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式110kV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采用可控间隙和避雷器并联保护方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B为避雷器,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常用的避雷器型号为Y1.5W-60/144。可控间隙由固定间隙与控制间隙串联组成,其中G为固定间隙,K为控制间隙。为了提高可控间隙的可靠性,固定间隙采用复合型羊角间隙,复合型羊角间隙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真空开关作为控制间隙,通过真空开关的控制回路以实现开关的自动分/合闸。
由于固定间隙和控制间隙自身的电容值都很小且不稳定,两者之间的电压分配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无法获得确定的数值,于是采用电容均压回路C1和C2分配两个间隙之间的电压;为给控制间隙的控制回路提供电压输入信号,与控制间隙并联的电容器里串联了测量电容器C3(共同构成分压器),控制间隙受控制回路的触发动作。
变压器中性点采用可控间隙和避雷器并联保护方式时,可控间隙与避雷器的配合原则是:
(a)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但不失地故障时,其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无威胁,控制间隙和避雷器不动作。
(b)当系统发生暂时过电压时(系统单相接地且失地或非全相运行),控制间隙动作,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和避雷器。
(c)雷电及操作过电压作用下,控制间隙不动作,避雷器动作限制过电压。
为了提高可控间隙的可靠性,固定间隙采用复合型羊角间隙,复合型羊角间隙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真空开关作为控制间隙,通过真空开关的控制回路以实现开关的自动分/合闸。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发生雷电过电压时,无法对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的控制间隙和避雷器是否动作进行判断,当控制间隙在不应该动作的条件下动作了,继电保护就会误动,从而造成线路误跳闸,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该检验系统和方法检验变压器中性点智能保护设备是否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控制间隙不动作而避雷器动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检验控制间隙和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状态的系统,包括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分压器、第一示波器、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第二示波器、真空开关、支柱绝缘子、复合型羊角间隙、避雷器以及分流器;
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所述避雷器以及所述分流器依次串联,且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分流器均接地;
所述分压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所述分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示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分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示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压器的接地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示波器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依次串联,且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真空开关并联于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的两端,所述第二示波器并联在所述电容C3的两端;且所述第二示波器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氨深度净化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订单数据排版优化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