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0586.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政琦;董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尼可海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B29C67/20;C08L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海绵 制品 生产工艺 装置 | ||
1.一种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将木粕、竹粕、农林三剩物作为初始原料,经过预处理、溶解、成孔、成型、冰点老化、硫酸凝固浴中再生,冲洗至中性烘干制成90—95%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海绵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包括加入助剂、成孔剂高速搅拌下混合后进行成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包括将木粕、竹粕、农林三剩物为初始原料经削片、筛选、洗涤后装锅;在150-170℃下汽预水解50-60min,在预水解结束后排气降温至140-160℃保温10-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预处理结束后-5~-12℃保温并循环约50-60分钟并维持黑液残碱4~12g/l;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泵入40~50立方米的浓黑液进行置换稀黑液,并进行3~8℃低温循环处理;进行实时检测半纤维素含量,达标并终止溶解;第三阶段:将溶出的半纤维素及抽提物送往黑液槽泵入置换黑液,将溶出的半纤维素及抽提物送往收集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黑液为NaOH/硫脲溶液,黑液的浓度在2°Be′以上,浓度在5°Be′以上称为浓黑液,在2~5°Be′的称为稀黑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包括在所述溶解后的物料加入助剂和成孔剂,并在高速搅拌静放30—60min,形成混合料;所述助剂包括环氧树脂复合乳液,所述环氧树脂复合乳液为环氧树脂乳液与环氧树脂-纳米蒙脱土的包覆乳液的均匀混合乳液,所述环氧树脂复合乳液中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乳液的体积比为1:6~1:4;所述成孔剂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无机酸盐成孔剂,所加入的量为助剂的10—20%重量百分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包括将成孔工艺后的物料,在压力的挤压下通过弯曲设置的管道送入成型装置中实施成型,静放5—7小时后得所述的海绵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面顶成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顶成形装置为三面顶成型装置,所述三面顶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两端的支板,与支板分别垂直的支板二,支板和支板二上设有上的压盖,其特征在于,进料口设于工作台底部,由工作台、支板、支板二和压盖所构成的容纳空间中设有分别与支板活动相接的限位块一,与盖板活动相接的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一、限位块二、与两个限位块二垂直相接的两个支板相互匹配构成容纳待成型海绵的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设有驱动限位块二平行于工作台上下移动的的液压缸,所述支板上分别设有驱动限位块一沿工作台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分别驱动两个限位块一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降解海绵制品的生产工艺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一设有向支板和盖板凹入的圆弧凹面,所述限位块一凹面构成的空腔用于容纳海绵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尼可海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尼可海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5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充电箱内锂电池起火爆炸的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工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