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育苗种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9945.2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翠 |
| 主分类号: | A01G2/20 | 分类号: | A01G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2099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育苗 种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育苗种植装置,包括种植车,所述种植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背离种植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外侧开设有扦插滑动槽,所述支撑面板靠近种植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面板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面板底部一个拐角处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本发明中,通过电机带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带动扦插杆先向左移动,接着顺时针转动,最后再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将夹持机构里的火龙果枝条扦插到育苗土里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育苗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火龙果在育苗种植的过程中一般先将枝杆老化的刺座饱满的枝条挑选出来,接着将枝条的底端削成三角口,风干晾晒几天后待伤口愈合发白后,再将枝条插进育苗土里面,一般插进两三公分,再过十几天后枝条在育苗土里的主根生成,在将枝条移栽到指定的位置并用绳子捆绑在支撑杆上;
在将枝条插进育苗土的过程中,目前大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扦插,工人一只手从背袋里取出火龙果枝条,再由另一只手将火龙果枝条扦插进育苗土里面,扦插时间久了容易导致工人腰酸背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人在扦插火龙果枝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决定扦插的深度,导致部分火龙果枝条扦插的深度不够,不利于火龙果枝条主根的生长,从而影响火龙果育苗种植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育苗种植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推动推助块,实现推助块通过凸块带动一号圆环逆时针转动,一号圆环与二号圆环之间的方形套管在夹持杆的外侧壁滑动,使得夹持杆沿着一号连接轴顺时针转动,通过弧形挤压板夹紧火龙果的枝条,避免人工用手拿取火龙果枝条,通过电机带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通过滚轮带动扦插杆变换位置,在扦插杆变换位置的过程中滚轮在扦插滑动槽的内侧壁滚动,扦插杆的外侧壁在转动座的内侧滑动,实现扦插杆先向左移动,接着顺时针转动,最后再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将夹持机构里的火龙果枝条扦插到育苗土里面,通过在种植车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板凳,便于工人坐在种植车上将火龙果枝条从弧形板上取出放进夹持机构里,提高了工人工作的舒适度,通过将配重块的顶面做成弧形,便于在弧形面存放备用的火龙果枝条。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火龙果育苗种植装置,包括种植车,所述种植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背离种植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外侧开设有扦插滑动槽,所述支撑面板靠近种植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面板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面板底部一个拐角处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扦插杆,所述扦插杆一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壁与扦插滑动槽的内侧壁滚动贴靠,且所述滚轮贯穿限位槽,所述扦插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圆形固定板,所述圆形固定板的一侧与扦插杆对应位置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固定板的另一侧呈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三个一号连接轴,所述圆形固定板背离扦插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一号圆环,所述一号圆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一号圆环背离圆形固定板的外侧呈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柱,三个所述连接柱背离一号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圆环,所述一号圆环与二号圆环之间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三个方形套管,所述方形套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一端与对应位置一号连接轴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圆形固定板背离扦插杆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一号圆环转动的电动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翠,未经张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