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套式舌簧管报警器储液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7999.5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会;陈爽;王美微;高建龙;董春旭;赵程成;桑红波;徐巾巾;涂中萍;李丕雷;王富辉;孙震;孙闽;郭修圻;赵海涛;乔敏;张慧敏;张世强;张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式舌簧管 报警器 储液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套式舌簧管报警器储液罐,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的储液罐总成。上壳体、下壳体通过热板焊焊接成上下壳体部件,旋盖与上壳体螺纹连接,报警器通过滑道连接到壳体,报警器与整车制动液面传感器线束相连,所述报警器中的舌簧管外边套接舌簧管护套。优点是结构新颖,通过在舌簧管的玻璃管外增加保护套,通过对报警器装配性,高、低温后总成振动进行验证,玻璃管没有破碎,未出现制动灯常亮现象,因此满足使用要求,解决了因舌簧管的玻璃管破裂导致的制动灯常亮问题,将此结构推广应用于储液罐总成中,能减少用户抱怨,降低售后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的储液罐总成,尤其是指一种护套式舌簧管报警器储液罐。
背景技术
储液罐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做为一个主要分总成,主要功能是存储制动液,以前的储液罐只是做为一个密闭容器存储制动液,没有制动液面低时的报警提示,随着汽车 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汽车对液面低的报警提示已经是必备项,具体是储液罐制动液 面感应装置装配在连接在贮液罐总成的报警器里,实现与汽车插接件相连,形成制动液 面降低至一定位置时提示驾驶员添加制动液。而实现此功能的关键件就是报警器中的 舌簧管。舌簧管与储液罐中浮子部件的磁铁感应实现对制动液面的高低感知。舌簧管 通常分为常开式,常闭式两种,由于常开式在储液罐中比较稳定,普遍采用常开式。
普通舌簧管报警器储液罐偶尔会玻璃管破裂,在车辆上表现为制动灯常亮,经常引 起客户抱怨。通过对常制动灯常亮原因分析,确定原因为报警器舌簧管破裂所致。如 图4所示,为普通舌簧管,玻璃管在受外力时破裂,玻璃管破裂后内部惰性气体流出, 触点部位因无惰性气体阻断而导通,在车辆上表现为制动灯常亮,造成用户抱怨,并增 加售后费用。
舌簧管装入报警器时需人工灌胶固定,人工灌胶量难于控制,有胶流到玻璃管时,胶干固后长时间在车辆上振动,使玻璃管受表面张力导致玻璃管破裂,舌簧管内 惰性气体流出,簧片间无惰性气体隔离而形成导通状态,反映在工作车辆上就是制动 报警灯常亮,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灌胶工艺,无法更好地控制灌胶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护套式舌簧管报警器储液罐,以解决因普通舌簧管中玻璃管破裂, 在车辆上表现为制动灯常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壳体、下壳体通过热板焊焊接成上下壳体部件,旋盖与上壳体螺纹连接,报警器通过滑道连接到壳体,报警器与整车制动液面传感器线束 相连,所述报警器中的舌簧管外边套接舌簧管护套。
所述报警器的结构是:插销与开关部件连接,软聚氯乙烯管与开关部件连接,导线一端与软聚氯乙烯管连接,导线另一端与舌簧管连接,舌簧管护套与舌簧管套接,舌 簧管、舌簧管护套和导线位于本体中。
所述舌簧管护套的材料为尼龙。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通过在舌簧管的玻璃管外增加保护套,通过对报警器装 配性,高、低温后总成振动进行验证,玻璃管没有破碎,未出现制动灯常亮现象,因此 满足使用要求,解决了因舌簧管的玻璃管破裂导致的制动灯常亮问题,将此结构推广 应用于储液罐总成中,能减少用户抱怨,降低售后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报警器中舌簧管、舌簧管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普通舌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壳体2、下壳体3通过热板焊焊接成上下壳体部件,旋盖1与上壳体2螺纹连 接,报警器4通过滑道连接到壳体,报警器4与整车制动液面传感器线束相连;所述报 警器4中的舌簧管402外边套接舌簧管护套4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