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7764.6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松根;汪敬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蓝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H02J7/35;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刘立义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吸入 太阳能 杀虫 | ||
本发明涉及杀虫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底板。该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为了一种环保的、无污染的、能更加有效破坏虫子的生理结构,还能防止虫子逃离的一种杀虫灭虫装置,整体采用橘红色的颜色,橘红色对85%的昆虫具有吸引效果;电源采用环保电源,利用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电池内;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使整体装置更好的设置在农田旁,且通过起钉框便于拆卸;通过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大面积不同高度的进行杀虫工作;通过设置有杀虫机构,利用诱虫灯和抽气泵使吸引过来的虫吸进杀虫箱内部,通过玻璃板扫入装有杀虫药的集虫盒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农村仍然使用农药杀虫,农药会散入农作物内,危害农田内工作的人和食用农作物的人,还会对农田土壤、水源产生二次污染,后期农作物产量将会受到影响。还有的无污染的杀虫是在幼虫危害初期人工摘除虫苞或水稻孕穗前采用梳、拍、捏等方法杀虫苞,效率十分低下,不仅捉不干净,而且还费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贯穿底板延伸至底板下方,所述底板上方竖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底面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侧面固定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侧面对应角度调节机构位置对称设置有能源机构,所述能源机构侧面与角度调节机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能源机构下方竖直设置有杀虫机构,所述杀虫机构顶面与能源机构底面挂接,所述杀虫机构底端与角度调节机构侧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固定钉、锤击板、起钉框、踏板、起钉块、固定杆和齿块,两个所述固定框底面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框外侧均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固定钉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固定框上方,所述固定钉底端贯穿固定框和底板延伸至底板下方,两个所述固定钉相靠近面均从上往下固定设置有齿块,所述锤击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固定钉顶面,所述起钉框设置在固定框内部,所述起钉框套设在固定钉上,所述起钉块一端与起钉框内壁铰接,所述起钉块侧面与齿块侧面相互啮合,所述起钉框前后贯穿开设有移动通槽,所述固定杆前后段端贯穿移动通槽与固定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顶面与移动通槽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起钉框底面与固定框内部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踏板位于固定框外侧,所述踏板一端贯穿开口延伸至固定框内部与起钉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调节套、C型杆和螺纹杆,所述调节杆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方,所述调节杆底面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竖直设置在调节杆上方,所述调节套底端套设在调节杆顶端外侧面,所述调节套内壁与调节杆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左侧面从上往下均匀横向开设有调节孔,所述C型杆水平设置在调节套左侧,所述C型杆底端右侧延伸至调节孔内部,所述C型杆底端右侧表面与调节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C型杆上端右侧延伸至调节套内部,所述螺纹杆水平设置在调节套左侧,所述螺纹杆右端贯穿C型杆设置,所述螺纹杆右端通过轴承座与调节套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与C型杆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框、电机一、齿轮、转动环、固定环、齿环和限位环,所述电机框右侧面开口设置,所述电机框右端与调节套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固定设置在电机框内部底面,所述电机框底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电机一输出杆顶端表面,所述固定环水平套设在调节套顶端表面,所述固定环内壁与调节套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环水平套设在调节套表面,所述齿环内壁与调节套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齿环底面与固定环顶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和齿环延伸至电机框内部,所述齿轮侧面与齿环侧面相互啮合,所述调节套底端表面水平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首尾相连环形设置,所述转动环转动套设在转动槽内部,所述限位环水平设置在转动环右侧,所述限位环侧面与转动环侧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蓝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德清蓝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